小黄小白被大黄教得已很擅长看家看铺子。但它们或许是从小在人身边长大的缘故,比大黄更亲人很多。姚如意伸手抚着它们的身子,它们尾巴便奋力地摇了起来,早主动地将脑袋拱来蹭蹭她,还用鼻子舌头不停嗅她、舔她。
她被舔得痒死了,笑出声来,小白小黄便更加得寸进尺,站起来想扑她和她玩,正嬉闹间,便听窗口处有学子来问:“姚小娘子,那登科锦囊书袋还有么?今儿可来新货了?”
姚如意立马松开小狗,站起来笑着招呼道:“有,你来得巧。今儿刚到了一批新的,我正要摆上呢!”
那学子顿时两眼发光,探头进来瞧:“快与我瞧瞧!”
姚如意便将一样样书袋从筐子里拿出来展示给他看,问道:“你要什么花色的?现下什么花色都齐全,有柿红云纹绣金榜题名的、还有蓝锦绣前程似锦的、有绿松色海波纹绣未来可期的、还有胜券在握、万事胜意、逢考必过、鱼跃龙门……这包上挂的香囊也可以挑,有桂花的、杏花的、月季的,也有薄荷和樟脑用来提神的……”
那学子看得眼花缭乱,连连嘱咐道:“姚小娘子你稍等,我和我几位同窗好友上回皆未买到,可千万留着,我现便叫他们过来一块儿挑!”
姚如意笑眯眯应了,那学子转身便往学舍奔去,火速叫人去了。
她这段时日都在摆弄这“登科锦囊书袋”,也就是后世商家们常推的高考加油包。
书袋是找程娘子绣的,上头绣些四字吉祥话,再绣些吉祥纹样而已,其实不算工艺特别繁杂,形制简约。
但她不是单卖书袋,里头还备着考场所用的诸般物什:小楷笔两支、火锅砚台一个、景玉轩松烟墨条两根、镇纸一个;还有竹筒带盖水杯、一包七块各种口味的速食汤饼、三包混杂了各种坚果炒货、雪饼仙贝的“旺旺大礼包”,最后是两枚与兴国寺联名的开光上岸符。
学子们买了去,便是这样连里头一整套,一共三百六十六文。
这定价虽不低,但里头文房四件平日里卖价加起来也快两百文了,还不算这个包钱,姚如意还要付程娘子的工钱呢!
她约莫一个“加油包”也就挣个几十文钱,但把能带的实用东西都带了,毕竟科考为防舞弊,不仅书袋上超过七个字便不许带入,带的笔也不能超过三根,砚台墨条都得一样样检视,还不许带石制砚台,就怕有人将石砚台凿成中空有所夹带,科考入场,便只准许带一样小巧而薄胎的陶制或瓷质砚台。
墨条也得是拇指长,宽窄不得超过小指,更不许用大墨锭。
姚如意选的这白泥陶土火锅砚便正好,不仅能带入考场,还不像其他砚台那般浅而敞开,研了墨一两个时辰便能干透,又得重新滴水研墨,简直浪费时间。
它形如羊肉涮锅子,内设双槽。墨汁研存于中槽,外圈槽注水,盖上严丝合缝的盖子,能保三日不涸。
还因陶土是低温双层气孔,它比瓷器更透气,并不会使里头的墨水变成臭墨,打开还是一样满是墨香。
这是文房用具一类,还有吃食!科考一考三日,不能离场,吃的便也极为重要。她的“加油包”里,汤饼管饱坚果雪饼解馋,若非肉肠易坏,她高低也得往里搁两根。
用的吃的有了,便也得追求追求精神安慰了。
兴国寺的开光上岸符,只是个薄薄的竹片无事牌,只刻了吉祥纹样,一个字也没有。是她与兴国寺要的“专属福利”,竹片裁好上油,便由无畔的师父拿去佛前受香火开光,之后免费搭在这书囊里,是赠品。
这事儿兴国寺乐得周全。自她那“雪饼”和“松雪酥”托兴国寺的糕饼作坊生产,短短几日便大卖,如今仍一饼难求,不少善男信女们拜罢菩萨,便专要买两匣子米饼回去。除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