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闻安替她琢磨那会员的事儿,姚爷爷也整好了第一版的国子监优秀诗文集。等初七刚过,姚如意便去找周榉木,多给了两成工钱,让他加班加点把那房子的门窗、墙体、桌椅板凳、书柜、货柜都量了一遍,先定了图纸。
约莫初九便开工,这夫妻俩本就是逃荒来的,正月里也没甚亲人可走动,一心只想着挣钱,半点没推辞就应下了。
他们如今还收了俩小学徒,都才十来岁,是周榉木从人市里千挑万选来的。做木器得眼尖,不能斜视,手要稳,骨架得大,力气也不能小。总之,周榉木有自己挑徒弟的门道,收了俩他觉着极有天分的孩子尽心教着。
他做姚如意的各类棋牌与木雕单子做得头昏脑涨、梦里都在雕大马将军,他虽因此有了稳定的财源,但实在累得太狠了,做一天活儿回来,夜里倒头就睡,都被荷香嫌弃怀疑是不是不举了。
他不收徒弟不行只怕能累死,如今有了这俩孩子,教他们做些刨木头、上漆、抛光之类的零碎活儿,总算缓过劲儿来。
现在姚如意家又里要做大活,光靠夫妻俩不成,这俩瘦巴巴的孩子也跟着打下手。他俩跟着周榉木取名字,一个叫柏木,一个叫松木,都勤快能干。周榉木对媳妇挺好,对徒弟却很严,一旦出错,墨尺就要重重地敲下来了。
姚如意常见这俩孩子跑上跑下,帮着扛木材,胳膊上常被打得一条条肿起来的红痕,还挺不落忍的。
幸好有荷香。周榉木打徒弟,她就把俩泪汪汪、垂头丧气的孩子搂过来,一人塞个糖,给他们上药,温柔又仔细地跟他们说:“师父严,以后才能学出真本事,不然手上惯坏了毛病,一辈子都改不过来。做木匠就得认认真真、用心地做,万一经手的屋子塌了、柜子倒了,就算没伤着人,名声也毁了,一辈子就完了,你们可别怪你们师父,他打心眼里盼着你们早日出师呢。”
有荷香在其中转圜,又常领着俩孩子偷摸溜出来,在姚如意的杂货铺里吃些好吃的。松木柏木非但没有养出怨恨之心,还很依恋信服自己的师父师母,两个孩子渐渐也争气,每日扛木料、刨花,磨破肩头手指都不吭声,夜里还自个加练怎么接卯榫的。
“咚咚”
在大锤小锤的砸墙声里,日子慢慢过去。姚爷爷如今每日都坐在屋里极认真专心地备课,自打跟阿爷说了要做自习室的事儿,日后便要姚爷爷每日辰时起便去知行斋“坐班”。
六旬老人再就业,她原以为糊涂的阿爷会闹不清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姚如意一说,他两眼就亮了,甚至主动又羞赧地说要做两套新衣裳。去医馆针灸时,还让丛伯带他去修了胡子、鬓角,刮了脸,连杂草般的眉毛都修了。
一回来,老方脸被刮得油光发亮,还修了个飞扬上翘的剑眉,逗得姚如意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真没想到,他竟因此精神都好了十二分,平日里胡话都说得少了!或许姚爷爷平日里从来不提,但他教了一辈子的书,也曾惦念过能够重返讲台吧?
没过两日,林闻安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沓已压制好的会员卡。卡是巴掌大的长方形,用厚实硬挺的纸浆压成,表面还刷过桐油。果真如他说的,他在这卡片里掺了种带油光的黑墨,卡片便像一张小小的水墨漆画,透着股随意泼墨的潇洒劲儿,随光线变化,上头的墨痕还能折射出淡淡的银白光泽。
虽是硬纸片,竟也十分精美。
可不止如此!
这每个卡上都照姚如意的意思,在左下角刻好了“零零壹”到“壹佰整”等等的编号,而这些巴掌大的会员卡,其实都是从一张大纸浆板上切下来的。林闻安为她演示,只要把每张卡按卡号顺序排开,上头的纹路竟能严丝合缝对得上。
姚如意惊喜地哇了一声,
太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