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备战的大顺“不情不愿”地派出了鸿胪卿使者,此人并非是鸿胪寺高官,但甫进贺若牙帐便将派头拉得老大,开出的和谈条件极其苛刻,放言我军正于锡林郭勒草原南侧布军,可汗若不答允,那咱们还是摆开阵势堂堂正正打上一场。
贺若心中暗惊又暗喜,因为周殷在南线布军的确越来越紧张,大有毕其功于一役之势,已经到了让十八部首领坐立不安的程度,而使者来到牙帐后,南线的确停止了布军推进,两方在牙帐中针对和谈条件开始了来回地扯皮,十九日、二十日、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到二十三日,和谈虽不算顺利,偶尔谈崩的时候会有零星人马前来耀武扬威施压,但外部环境整体还算平静,就在贺若以为已经稳住了大顺朝廷,可以放心于在于都斤山修整屯兵的时候。
开平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天有大雾。
在假意和谈的第五天,在第一场大胜后的第十三天,唐放自领三千先锋军,深入敌境八百里,大胆迂回至于都斤山下,沿途行动隐蔽,直扑山脚练兵腹地。
白雪皑皑,铁马冰河,一骑骑马匹脚裹布匹,口中衔枚,唐放带着“老三百”一队等在西南山坡口的山坳,远远的左翼传来三短一长的声狼嚎声,唐放手提乌金银牙枪一错,紧接着,右翼和斜侧翼,相继发出了已经就位的信号,唐放忽然睁开眼睛,问:“准备好了吗?”
他手中的是一个信号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