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就是走尽了门路,也都乐得助你成事。”
康和也道:“正是。”
两房人在屋里又说谈了好一番,直至是饭菜都凉了,月儿爬上了梢头,这才散了去。
不日,康和为着范鑫这事,单去见了徐扬一回。
范家得罪了陈雨顺,他八成是不会乐见范家起私塾,即便晓得这是为乡里好的事。
便是因为知晓为乡里好,易笼络了人心,这才不愿见着范家起势。
要想事情能成,他们定是要有能说的起话的人才行。
不过也并非是康和单借徐扬的势,白占便宜,这事情要能办成,那便是两厢得利的好事。
范鑫这个当事之人,自也没闲着,他带着些果子礼品,去了一趟县城。
前去拜访徐老秀才,一来呢,想与恩师说谈一番自己离开学堂后的心得;二来,自是为着私塾的事情。
他想得到徐老秀才的意见。
虽事情也只还起个苗头,范守山夫妇却已经开始将老屋给打扫收拾了,要起私塾,少不得是要有间敞大的屋子才成。
范守林跟陈氏也隔三差五的过去帮着弄。
待着这是有些着落时,已是九月中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汁们,纠错别字的时候尽量多圈几个字,不然俺找半天都不知道在哪里[爆哭]
第57章
范鑫同徐老谈了起私塾的事情,徐老秀才得听这个消息,没怪,反倒倍感欣慰。
当初他靠着在乡私塾积攒起名望,后到县里经营,本是预备将儿留在乡私塾上继续教书育人。
奈何彼时徐童生正是科考关键的时候,徐老还是想将人带在身侧指点,村上的私塾便就此散了。
他每每想来,心中都含着歉疚。
如今范鑫有重起私塾的念头,乡里的孩子也不怕无人开蒙识字了。
范鑫又是自己的学生,他自觉着再好不过,对范鑫难得有此上进的念头一番夸奖和鼓舞。
得了徐老秀才的肯定,范鑫心中更为笃定了做这件事的念头,回去便与家里头说明了。
这日,陈雨顺家的老二,陈奇陈二郎,又上朱大夫那处去拿些不痛不痒的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