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灵:……只是因为揉面顺手。他也没解释,等之后再说,现在真的是不能多添了。

天亮了,铺子里已经弥漫出面包香味。

汤老板看了看成色,刷了蛋液,又过了一小会,“可以了!”

皇甫铁牛用布垫着,小心翼翼取出了放面包的铁网,放在案板上,蒋芸开始收钱装面包,汤显灵等烤的功夫做好了第二批,现在就等着放烤炉。

他想铁板回来后,到时候提早把面包团做好,只要蒋芸放进去烤就行,他就能在旁做鸡蛋灌饼。

或是说,分时间段:第一批早起烤面包,第二批锅盔加鸡蛋灌饼。两者倒一倒顺序也行,看哪个卖的好。

毕竟面包烤的时间久一些。

崔大宝早早拿了面包就往回走,自然是不知道,之前去西市小酒馆喝酒那几个帮闲之一丁权,在第三炉面包时来了。

那会刚巳时,早上九点多。

对时下寻常百姓来说,九点已经不算早了,百姓早睡早起,那奉元城外村里的,天不亮起床干农活也是有的事,而这群帮闲伺候陪着少爷玩,夜里东西两市赌牌的、喝花酒的、泡汤子的、听戏曲的,各式各样,闹一个通宵也是有的。

所以丁权觉得巳时已经算早了。

他一到八兴坊正街,整个街道热热闹闹,路中间摆摊吆喝声叫什么都有,倒是崔大爷提的那个汤五哥朝食铺不甚起眼,因为各个铺子门头人都挺多的,分辨不出‘汤五哥朝食铺门前排了很长队伍’,因为根本看不出来。

等他问了路人,寻到位置,丁权一看:这门口只有七人,不多啊。难不成是崔大爷诓他?又摇头,不会不会,崔大爷对吃上不会撒谎。

丁权旁边立了会,还未上前,就看又有几位路人往铺子前去,里头传来一道声:“别排了。”

门口七人食客也说:“面包没了。”、“幸好幸好赶在最后一批。”、“今个也不算晚。”

路人一听,脸上露出懊恼,还有人不死心问:“那还有甚?”

“只有红豆锅盔。”

“那我等等锅盔。”

说话功夫,原本的七变成了十多人。丁权一见,崔大爷果然话里不虚,那面包这会就卖空了?他连忙上前,先说:“我也买锅盔。”

其他人便不说话。

丁权等了一小会,这汤五哥铺子里香味越来越浓,再看旁边几位食客是伸着脖子探,往那两个大烤炉瞅。

“成了。”

那位年轻夫郎喊了声,怕就是汤五哥了。旁边有个高大小郎君开烤炉,用布垫着,取出了铁网盘放在案板上

丁权跟着卫少爷混,虽是平头百姓,但眼界可不是,还是有些分辨的,他看那面包,做的确实是挺漂亮,不过这不算什么

“好香好香。”、“汤老板烤的面包真是一绝,我家小郎记了两日。”

蒋芸给装好。

丁权见,等候买面包的人,每个食客只有三个面包,是了他想起来,之前崔大爷说过,汤老板只给每位食客限买三个。

“这位客人,我出十文钱,能不能给我匀一个面包?”丁权拦着一位拿着面包的客人笑呵呵说。

食客:!

犹豫了下,点头,“也行。”

丁权痛快付账,还没吃,只说:“他家店生意一直这般好吗?”

“汤老板的爹病倒了,病了大半年了吧,铺子本来都落灰,前些日子汤老板才接手做起了朝食,没几日就盘活了。”

“汤老板手艺在这儿,没得说。”

“回了回了,两日没吃真的馋这个。”

丁权待人走后,拿着面包才咬了口,入口是香葱还有股特别沙沙的口感,越嚼越香,面包像是发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