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没?多少钱啊?”

“在西市,我阿叔和叔叔带我们去的,赶得骡车,铺子里好多花样子,我五阿叔说,之前给小姨家的妹妹买了个桃子花样的,我瞧着还有花,可多可多花,我形容不上来的好看。”

林二娘坐在树荫下,给四姐比划,叽叽喳喳说:“……可贵可贵了,这么大的花,红艳艳的,要半钱银子,阿叔说,像是出嫁的女郎戴的,太大太喜气了,不日常。”

林四娘眼神一动,“多大啊?”

半钱银子就五百文呢。

她要是有这个头花,若是出嫁定能让全村女郎羡慕。

“这么大。”林二娘拿手比大小,“一串串开的好漂亮。”

林四娘和二娘说了一通发簪,旁边林三郎也凑过来七嘴八舌补充,林三郎多说吃的,五阿叔带他们吃了什么甜饮子,还买了什么。林四娘就在心里算账,这一算大吃一惊,二娘三郎的城里阿叔那一日能花几百文呢。

一旦粮才二百七十文,就这一天光吃嘴里了。

“……阿叔说我戴林檎果子的好看,小巧日常。”林二娘说了一通,想起娘跟她叮嘱过,不要太炫耀显摆,当即是找补,“我那个簪子要四十三文钱。”

林四娘点点头,“那确实不贵。”

这一会,林四娘就发誓,以后出嫁要戴半钱银子的发簪,还有商贾有钱,她若是能嫁给家里做买卖的小商贾就好了,她不想嫁农汉了。

林家小院。

汤巧最后还是改了主意,她觉得男人顾虑也是对的,“……听你的还是正屋盖了,旁边再盖三间,到时候放粮住人都行,二娘还小不着急嫁人,这几年咱们再存一存攒一攒,给二娘找个好的。”

“找什么?”林虎问。

汤巧白了一眼,“找个厚道人家的农汉,别太远了。”

“我还以为你瞧不上呢。”林虎说。他这一次进城,见媳妇阿弟这般花钱,真是如流水一样,他看的心惊同时,也觉得城里日子比村里要清闲些。

汤巧认真说:“你是没做过买卖,我爹做买卖,我打小就会帮忙揽客洗碗,也累着呢,都是一点点攒下来的,生意靠铺子靠食客吃饭,我总觉得虚的很,村里不一样,田地就在那儿,播种勤快了,总有收成,到时候给二娘得找户勤快人家,不能刻薄了二娘。”

“自然了。”林虎答应,又说了句:“兄弟别太多了。”

汤巧看了过去,这次分家,男人也心寒了些,说是爹娘疼他偏心他,但分家到头来,跟了大哥大嫂过日子,多给了二哥二嫂银钱,他们家两头都不占,光落了个偏疼老三名声。

城里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