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汤家,汤家将骡子借他使,更轻巧了。

汤显灵看对方递了六个铜板,再看对方并不算年轻的脸,晒得黝黑褶皱也多,都看不出实际年龄,想来是靠着下苦力做挑工赚钱养家糊口,摆了摆手说不要。

“我家不要这些,你能卖出去算你的。”

就跟家里不要的破烂丢出去,拾荒者捡了卖掉那也是拾荒者的。汤显灵不眼馋这三文四文的,只要家里活干好就成。

他之前觉得天天吃馒头包子就着腌的小菜稀饭有点受不住,但对七位工人师傅来说,汤家可是厚道人,还给他们配了肉馒头带馅的,而不是杂粮窝头。

今个干活时听汤老板要买五斤五花肉,师傅们都馋着晌午饭了。

“五斤肉有些多了,估摸是两顿吧。”

“那自然了,你还想五斤肉全吃了?”

师傅们说着互相对视乐呵一笑,都想今个晌午饭呢,手上的活不马虎,不能偷懒砸了自己口碑。

越干越饿,那飘来的香味勾人肚子里的馋虫似得。

别说七位工人师傅了,隔壁卢家闻到了久违的香味。

因为赶走了李家,卢三娘现在也不从人来人往的铺子里到汤家,虽然娘拘着不让她多往汤家去,说汤家现在都是男郎工人师傅,你一个小姑娘家家别乱跑。

陈巧莲看的紧,前些天,汤家买馒头买的多也是卢大郎送的。

现在闻到香味,院子里卢大郎说:“也不知道隔壁做什么?”

“不管做什么定是五哥做的。”卢三娘肯定说。

这般冲鼻子的香味只能是五哥手艺了。

卢大郎越闻越饿,就问妹子咱家今个晌午吃甚?卢三娘做的饭,说吃汤馎饦。卢大郎:……更是没滋没味了。

“哼!大哥你这什么表情,要是嫌我做的饭不好,等日后嫂嫂来了嫂嫂做。”卢三娘气鼓鼓说。

卢大郎赶紧哄妹子,说了一通好话。

卢父从后院门赶着车回来,见兄妹二人又斗嘴,只是乐呵呵笑了笑,从车板上拎着一大草编兜子,里头装着小巧圆鼓鼓白白的

“梨瓜!”卢三娘见了爹回来赶紧迎上去。

卢大郎帮忙卸粮食袋子。

“你伯伯家地里种的梨瓜下来了,让我拿了好多。”卢父说,让女儿拿着去灶屋用水冰着,晌午吃完饭可以吃吃梨瓜甜一下。

卢三娘接了瓜,胳膊被压得沉了沉。卢大郎扛着麦袋子,一手接了妹子怀里沉甸甸的瓜蒌子,卢三娘跟在屁股后头说:“大哥给我,我能拿下,这才多重。”

“回头压得你不长个了。”

“我不长个才像咱卢家女郎。”

卢父听得故意板着脸,“说甚呢。”

“爹,我不是说咱家个头不高不好,个头不高咱家人力气大啊。”卢三娘从大哥手里接过梨瓜往灶屋去。

卢父不跟小女儿计较玩笑话,赶路、装货忙了一早上,这会坐在一旁先歇口气,卢三娘去灶屋放完了梨瓜,捧着一碗水送给爹喝喝水。卢父喝了口,缓过来,像是才闻到:“做甚呢?好香啊。”

“不是三娘手艺,是汤家的饭。”卢大郎拍拍手里灰扛第二袋麻包。

卢三娘:哼哼。

大哥一会别吃她做的馎饦!

“汤家的啊,难怪了。”卢父跟三娘说:“梨瓜拿的多,你捡几个给汤家送些。”

前三日,汤家天天来买馒头,肉的素的,一买就是三四十个,今个白得的梨瓜给送几个也没什么,都是邻里。

卢三娘答应的快,她可算是有正经活去汤家了。

娘也不能说她啥。

嘿嘿。

卢三娘捡了五六个梨瓜,用竹簸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