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汤家的帮工。

“谁骗你,四抬聘礼,请了官媒袁大人来做媒,一张上等的虎皮,两张上等狐皮,还有老参一根,白银三百两银子,一对肥鸭、糖、酒等等,还有料子衣裳。”

这还不多?

坊间百姓娶妻,置办聘礼能掏个五十两都算是出手阔绰的,当年崔大宝娶孙豆子,崔家家底也算殷实,连着聘礼带置办酒席,听说统共花了五十多两银子,大家说了许久呢。

说,崔家娶个乡下小哥儿,给这般多,花了不少,说崔家傻的、这么看重个乡下哥儿等等。

“多少!”赵家老太太吸了一口冷气。

路人一瞧更乐呵了,“三百两银子,红布包着,都听见了。”

“可别说是汤家给了银子充排面,汤家什么底子,老汤还吃药花钱哪里有钱。”有人堵住了赵家婆媳的嘴。

汤老板生意买卖是好,但才开了多久,赚不下三百两的。

孙红红气得眼睛都红了,三百两银子啊,这可是三百两。赵大郎不遑多让,他记得汤家帮工,年轻、高,轻轻松松就能拎起两桶水来,这帮工娶了汤显灵,那以后他还怎么打得过?

找老二帮衬?老二在村里养的胆子都小了。

“真是没想到,那小郎君还是有些家底的。”

“能拿三百两给汤老板作聘礼,真是诚意真。”

汤家铺子中。

定书念了,聘礼单下了,街上凑热闹的百姓一听礼单都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