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的两双筷子,淡声道,“将帝君陛下,置于何处?”
这个问题有点小阴险。一般人再怎么着也没胆子大放厥词,说出“帝君陛下不如信王殿下”这种话。
可赵二姑娘并不是“一般人”。
“哦,他啊?他是不错。但比起我大哥,那就只有一点稍强,”赵荞收回筷子,两眼笑成狡黠的弯月牙,狐狸似地,“他比我大哥老。哈哈哈哈!”
“帝君陛下也才不过而立之年,”贺渊哼声嘀咕,“你这样盲目吹捧、浮夸溢美,你大哥知道吗?”
“当然知道,我经常当他面夸的。”赵荞乐不可支地开吃了。
贺渊咀嚼着口中的春笋烩片,面无表情地想,这春笋入喉苦中带涩,回口毫不甘甜,微酸。
定是原州水土不好的缘故。
第41章
酒菜用到过半,大堂内的鼓书之音暂歇。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 戏台近前那十余个着武袍的少年少女似已有几分薄醉, 七嘴八舌笑嚷起来, 闹哄哄央着说书姑娘再讲一折。
“那折《望征人》,你已许久不肯说了,今日就破例一回嘛!”
“小姐姐莫瞧不起, 咱们虽还没上过战场, 但毕竟是武科讲堂的学子, 再过两年也是要执戈跃马、保家卫国的,能听懂!”
雅阁中的赵荞滞了滞,抬眸看向阮结香:“结香,《望征人》是个什么故事?”
她虽也是说书起家,但因不识字,早前还亲自登台时所讲的说书本子大都是她自己带人攒出来的。平常多讲京中有名人物或世家门楣的趣闻轶事, 巧妙地将《民律》中的法条禁令融入其中。
所以她对说书行当一些传统固有、但现今已很少人讲的冷僻话本故事并不熟悉。
阮结香想了想,摇头:“没听过。”
赵荞愁眉深锁,放下筷子, 以食指轻点下巴,总觉脑中有个念头本该呼之欲出,偏偏被这不知其然的《望征人》给卡住了。
旋即又听得楼下那说书姑娘落落大方应下:“承蒙诸位抬举,容我喝点水润润喉,即刻就来。”
有一少女扬声道:“既说《望征人》,当饮‘绿裳’才显豪情!我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