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却扇上所绣的牡丹花,都精致非常。
嬷嬷们心中暗自点头,想不愧是大儒的女儿,这才当得起“大家闺秀”,比长安城中吃不得苦的贵女们都要胜一筹。
徐清圆是成过一次亲的。
当日蜀州她假扮新嫁娘,大雨中行路,少许经验不算白扮一趟。今日她铆足了劲不给晏倾丢脸,便事事上心,提前与兰时演练过。
只是真的到了这一日,她心里打鼓,紧张感与昔日的假成亲全然不同。
她对婚宴礼数的了解,都来自书籍。但其实当日蜀州刺史儿子娶妻那场婚宴,和她在书中了解的,并不全然相同。
徐清圆隐隐察觉,刘禹那场婚事礼仪,似乎是精简过了的。自然,一国天子一国事,自古以来,婚事礼仪就在不断简化。
一介刺史儿子的婚事,规格已经不低,可惜徐清圆当日心中有事,并没有研究过……
她此时硬着头皮照本宣科,心中忐忑,只怕一会儿出错。
嬷嬷们点头对她一动不动的礼数满意,她自家知道自家事,只不过在心中重新演练书中的婚事……
黄昏吉日到,司仪在外唱“新郎进门――”,徐清圆心咚咚跳两下,更加紧张。
她情不自禁地动了一下,嬷嬷们看来,见她只是坐得更端正些,并没有起身。徐清圆侧耳,听司仪在外唱:“新郎北跪奠雁――”
徐清圆心中一动。
《礼记》中说,成婚必用大雁,待奠雁之后才会将大雁放生。只是大雁极为稀罕,很多人成婚会用结彩代替。但是听司仪的意思,晏倾是带了大雁的?
再一会儿,司仪又在外唱:“请下婿――”
看热闹的乡邻们又笑又心疼:“兰时小娘子可要小心些,打坏了新婿,你家娘子不得哭死?”
徐清圆心中再跳一下:这亦是她教过兰时的。
她左右观望,见嬷嬷们都笑盈盈地站到了窗下,悄悄去看院中的热闹。想来这样的时候,她们也不会说她。徐清圆便提着裙裾,小步挪到窗下,打着扇子从窗缝冲往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