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秦楼三美》在京城中卖得火热,女伎们几乎都人手一本细细品读,想看看自己能应选哪一美。不少女伎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粉丝”,粉丝们得知自己喜欢的女伎要去参选,都掏钱买了本《秦楼三美》回去研读,摩拳擦掌准备给美人出主意。
便是朝廷官员们,闲暇之余也会议论几句这场闹得整个京城沸沸扬扬的“三美海选”。
刘沆因着鬼樊楼的事顺利解决,这段日子过得好不舒心,想想这事好歹也有自己一部分功劳,心里要多开怀有多开怀。等他听到底下的人来报说柳永出了本《秦楼三美》,要趁着过年这段时间搞什么三美海选,刘沆脸都绿了。
怎么又是这柳永?!
都快七十岁的人了,好好在家里含饴弄孙不好吗?!
第五十章
方洪大方得很, 直接盘下皇城之东最大的勾栏半个月就是可以容纳数千观众的那个。这处瓦舍邻近大相国寺,过年前后最是热闹,租金可不便宜。
评委阵容也颇为强大, 非专业的有从“书香会”挑选出来的死忠“书香客”数位, 个个都是土豪;专业的则有方洪手底下的几个“专职编辑”, 个个都把《秦楼三美》读得老熟。
本来王雱还想多忽悠几个人过来, 结果司马琰给他念律法,说这年代当官的人可以大家在公务场合一起嗨皮嗨皮, 但不能私底下招妓淫乐,违者得杖八十!
王雱屈指一算,自己还真不认识几个不当官的人,只能勉强接受这样的评委阵容。
三美海选如期开始,这段时间青楼中精通化妆的“退休女伎”都忙得脚不沾地, 帮忙按照书中描述给参选者设计妆容。
海选现场十分热闹, 王雱自己还小,不管吴氏还是王安石都不会带他去,他没法子, 只能派曹立去瞧瞧,让曹立给自己说道说道。
曹立不喜热闹, 但还是照搬。他有独特的观察视角, 回来后给王雱汇报:“人很多,一大早就有几百闲汉等在那等着看‘三美’, 临近中午时人更多了, 后排的人得垫着脚伸着脖子往前看。”顿了顿, 曹立又给王雱介绍女伎们的情况。
这些女伎们个个都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贴合“三美”角色的衣裳,有的是少女时期的“三美”,有些是年长些的“三美”。曹立告诉王雱,有的人的妆浓得很,能把耳朵边的痦子都挡住;有的人嫌弃自己胸太小,往胸口塞了东西;有的人觉得自己太矮,特意把鞋底做高了;有的人不喜欢自己的眉型,把眉毛剃光光画了上去。
王雱起初还听得兴致勃勃,听到后面就萎了。有他这么评价美人的吗?看人要看优点!
人家辛辛苦苦化好妆,你就给人家这样的评价?!什么叫长了痦子、眉毛不好、胸太小、人太矮!
王雱语重心长地教育曹立:“曹立,你这样是娶不到媳妇儿的。”
曹立有些疑惑地看向王雱,不明白自己照实汇报有什么不对。
王雱打发曹立回蒙学去,自己溜达去司马琰家找司马琰分享这事儿。王雱唉声叹气:“像曹立的这样的,以后可咋讨老婆。”
司马琰无语:“你才多大?还关心别人能不能讨到老婆!”对这“三美海选”的主意,司马琰倒没太大排斥,虽然她和王雱都没法出去见识见识这年头的“女明星”们,但是听别人聊聊过过耳瘾也不错。
王雱拉着司马琰去琴前说话:“我最近得了本新琴谱,你来听听看好不好,好的话我给范爷爷寄去。”哪怕他爹当了京官,王雱和范仲淹的联系也没中断。
今年两浙路天灾贫乏,到处闹饥荒,范仲淹想了个法子:以工代赈。意思是朝廷不直接赈济灾民,而是掏钱搞基建,雇佣灾民来做工。这样一来等同于花同样的钱,却既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