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疑,点头应了下来。

王雱也没想过真正让曹立涉险,他对曹立说:“记住,从你们进无忧洞到捣掉他们老巢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限,过了半个时辰,官府的人就会进入无忧洞。要是中途遇到伏击,你千万不要恋战,安全最要紧。”

曹立“嗯”地一声,虽然对这个安排不太满意,却还是老实服从。

……

自打被王雱拐带到蒙学,柳永便成了开封府府衙的常客。这日刘沆见到柳永再次找过来,眉头一跳,叹着气问道:“柳公这回又是何事?”

柳永丝毫不觉得自己讨人嫌,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舆图给刘沆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一说,大力渲染鬼樊楼拐卖妇孺的恶行,又拿出百户丢失过男孩、女孩家庭的联名诉状。

柳永一生写过不少风花雪月的词儿,本人就是个极其容易被感染的人,这回看过曹立带人去走访后记录下来的种种失儿丧女惨事,不由心生触动,写了篇声情并茂的“讨恶赋”,这篇讨恶赋感情真挚,言语动人,连刘沆读了也很没出息地掉了两滴老泪。

待回过神来,刘沆才赶忙答应了柳永一定会倾尽全力捣了这鬼樊楼,又劝说柳永先别外传这篇讨恶赋以免打草惊蛇。

柳永爽快答应。

送走柳永之后,刘沆擦了把额上的虚汗,心道好歹先把人给安抚住了,要是柳永把这篇赋文发了出去,他这个开封知府肯定被参得很惨:底下的百姓都这么痛苦了,你怎么还是没作为?

刘沆拿起柳永带来的舆图,上面已经标记出进入路线和撤退路线,以及哪个“洞”中有人可以接应。有了这地下舆图,也许真的能把那鬼樊楼给捣了!

下定决心后,刘沆立刻叫来心腹把事情安排下去。快过年了,捣了这贼窝倒也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可以借此过个开心年!

第四十九章

临近年底, 游荡在大相国寺四周的三教九流人士更多了。

光凭蔡老九所说并不能真正确定鬼樊楼所在, 曹立盯着几个鬼头鬼脑的家伙好些天,确定了他们的行动路线。这个过程中还有点意外发现:不仅他手底下的人有鬼樊楼派来的“细作”,衙役中也有被他们收买的。

曹立将把与他们有暗中往来的衙役记录下来,又托柳永跑了开封府衙一趟, 把名单交给刘沆,让刘沆想法子让他们传个假消息。

刘沆看完曹立详尽的记录, 额头登时渗出冷汗来。衙役捞油水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可连这种油水都敢捞那是真的丧尽天良。

刘沆也是混了官场大半辈子的人精, 什么反间计之类的他也能玩得很溜, 当下便领会曹立的意思,暗暗让这些人传消息说过年闹出大动静不好,府衙准备年后再动手。他左思右想, 手书一封命亲信亲自送到三衙管军狄青那边。

所谓的三衙,是殿前司、侍卫步兵师、侍卫马兵师三衙,统管天下禁兵、厢兵。管军则是三衙最高将领的俗称。庆历新政以前, 管军位置大多被些无用小人把持, 直至庆历改政之后才开始从有边功、有德行的将领之中挑选。如今任三军管军的便是在西夏之战中屡屡立下战功的狄青。

刘沆虽为开封知府,能调动的禁军却只有很小一撮, 还得通过三衙管军的首肯。这禁军之中, 总没有鬼樊楼能伸手的地方!

狄青戍边那几年蒙受范仲淹教导, 是武官之中能识字断文、熟读兵书的异类。他是最嫉恶如仇的, 拿了刘沆的信知晓原委, 又读了柳永那情真意切的“讨恶赋”, 当场拍案而起,叫来亲信让底下的人伺机行动。

刘沆和曹立散出去的消息还挺有用,鬼樊楼那边知晓他们年前不可能寻来之后顿时没了动作。曹立再三修正行动路线,行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摸进了无忧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