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默不作声地收下王雱带来的王韶新著作。

王雱拜访完驻扎在西北的朋友们,带着蔡旻马不停蹄地往开封赶,免得出差时间太长被人喷。

他们回到开封时,三月之期已到,理账工作再一次回到正轨。打了足够多的补丁之后,很多一眼能瞧出来的问题都离奇消失,账面别提多好看。

王雱把理清旧账的工作甩给陆续归来的三司成员们,拿着新账目去和韩琦感慨:“您看看,这账齐齐整整的,漂亮!您的手段当真了得,我得多和您学学才行。”这事要没韩琦的交游和平衡手段,很容易被人活活撕了。

韩琦心里挺矛盾,这小子不在眼前时他挺想念,在眼前吧,又很想揍他一顿。这小子是潇洒地拍拍屁股跑了,他和蔡襄可是被摆在火架上烤若不是官家一力支持此事,他们怕是已经被人生吞活剥了!

对上这人见人烦王小雱,韩琦只能无奈赶人:“走走走,少来烦我!”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人美心善韩大佬,不要口是心非!

*

第一八六章 人人争读

王雱去招惹完韩琦, 感觉韩琦怪不容易的, 接司马琰下班时又和司马琰感慨:“韩相公, 好人呐。瞧瞧人家那手段,瞧瞧人家那心胸, 着实了不起!”

司马琰觉得是王雱运气好,总遇上这样的上官, 要是换个容不下后辈或者心胸狭隘的, 早把他给掐死了。司马琰忍不住问:“以前你也是这样折腾别人的吗?”

司马琰问的自然是另一个“以前”。

王雱想了想, 说道:“以前很多老师对我也是很好的。还有些很棒的领导和投资人, 个个都是好人!尤其是我腿出了事那会,老师们全都怕我想不开, 拼命给我揽事做,可把我忙得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几天家。”他笑了起来, “你肯定想象不到, 我老师一个人人敬仰的老专家跑去和人拍桌子骂人‘放屁,他又不是靠腿吃饭的!’”

后来他出过国门, 入过深山,进过大漠,探过大洋,感受过两极的极寒与赤道的极炎, 短短十余载走遍大江南北、看遍广阔世界, 自然也就不再拘于一己得失、哀于身体伤病或求而不得的感情,面对什么都轻松从容。

司马琰轻轻扣住王雱的五指。

王雱转头看她,脸上仍是带笑:“不管什么时候, 我遇到的都是好人多。”即便重来一遍,遇到每一个分岔口的时候他可能还是会做相同的选择。

司马琰点头。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王雱那样的人生,遇到的每一个人、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改变着王雱,而王雱又在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这样的王雱到底会让未来走向什么方向,对于司马琰来说是一个也许花上两辈子都无法得出结论的课题。

王雱牵着司马琰的手溜达去买了糖渍梅子,迎面又撞上赵概。王雱很不把自己当外人,兴冲冲跑上去请赵概吃梅子。赵概道:“不吃,酸牙!”

王雱作罢,又和司马琰一起送赵概到家门口才自行回去。

赵概回到家与老伴说起王雱这人,一脸的一言难尽。就算是自家子侄,也没王雱这样殷勤的!

到七月底,王雱收到了苏轼托人送到开封的《凤翔经验》,里头不仅有陈希亮杀伐果断的砍头政策,还有苏轼本人的养猪经验。不,养殖经验,不仅养了猪,还养了鸡,养了鸽子,以及圈池塘养了鱼,养了王八,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都养了,堪称是养殖专家。

苏轼以养殖鸽子为例,阐述了烤乳鸽的美味,比表示凤翔很适合种植紫苏,紫苏烤乳鸽味道非常特别,隔壁陈知州闻了都说香!

王雱将这本《凤翔经验》走程序递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