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都气得发抖,因为这文章里对他进行了一番歌功颂德,又狠夸了发明蔡氏记账法的蔡襄一顿,直把他们捧上天了!

这里头有一个小误会,那就是,欧阳修觉得王雱和韩琦、蔡襄关系好,王雱说的话代表着韩琦两人的意思。所以欧阳修也没想着特意去和韩琦他们通个气,听完王雱对韩琦他们的夸赞就“领会了”他们的意思,直接捋起袖子开写,为这次账目大整顿摇旗呐喊!

韩琦做事圆滑,几乎从不得罪人,这回可好了,一下子得罪了朝中大半权贵,毕竟这事儿是要让一些人把吞进去的好处吐出来!哪怕他给了这些人一个缓冲期,他们怕还是会恨他入骨!

至于蔡襄,那肯定也是无可避免的,毕竟那都成蔡氏记账法了。

休沐日,韩琦邀上赵概、蔡襄、欧阳修聚会。作为商业互吹小团队,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捆绑的,所以韩琦觉得需要正式明确一件事:要提防王雱,要提防王雱,千万要提防王雱!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反贪专家蔡君谟!

*

第一八五章 少来烦我

这场“严防王小雱会议”最终不了了之, 原因是内部达不成一致。

欧阳修说:“我觉得这事本来就该做。”

蔡襄说:“事已至此, 干脆就做到底。”

赵概说:“这小孩不是你给引荐的吗?”

韩琦无话可说, 毕竟赵概想捋起袖子参王雱的时候,是他给赵概写书信让他再观察观察。赵概确实观察了, 还观察得颇认真,一力把王雱推到三司去。

至于蔡襄, 蔡襄他儿子都被王雱拐走了, 天天在国子监里头为王雱摇旗呐喊、牵桥搭线, 鼓吹得国子监中人人都以能跟着王雱实习为荣!都这样了, 还能指望蔡襄撇清关系?

韩琦自己也一样,若不知认同王雱做的事, 他也不会把让王雱带人去下边普及新式记账法!

不管韩琦心情如何,王雱早已辞别家人, 骑着马得儿得儿地西行。

王雱这次到下面去没带赵顼, 赵顼太小了。他带了蔡旻,蔡襄的儿子, 他安在国子监的钉子。

他的目的地是京兆府,搞定京兆府财政体系的培训之后顺便溜达到秦凤路那边找苏轼叙叙旧,看看苏轼有没有和陈知州一家顺利完成亲切友好的交流。

长安就在京兆府。

长安作为前朝都城,商业还算繁荣, 算是西北诸地中相对繁华的地方。王雱的到来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因为京兆府算是西北文教最兴旺的地区,汇聚着西北大部分人才!

得知王雱要来,管财政的还没瑟瑟发抖, 府学那边先激动起来,力邀王雱到府学做个讲座,鼓励一下西北学子奋起读书。

周围的基层财政公务员要齐聚长安参加培训还得花个几天,王雱欣然受邀,前往府学进行洗脑教育。

除此之外,还有人来邀请王雱参加文会,请了长安许多有名女伎的那种。王雱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文人的笔杆子是把刀,他年纪小、资历浅,倒是不好太推辞。

到场之后,还有人打趣王雱说本来女伎们是不乐意来的,听说他会到场才应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