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这天,王雱拿出沈括送来的菜籽油、苏轼送来的凤翔鸡,干一件特别暴殄天物的事儿:做炸鸡。

主要是炸鸡腿,炸鸡翅,炸鸡排,炸鸡米花。

鸡肉腌好,裹上面粉,放入热油里炸得金黄喷香!

正是团圆佳节,王家人齐聚一堂,品尝起了这热量奇高的油炸食物和口味奇特的麦酒。苏轼不可能送一堆活鸡过来,炸鸡分量自然不多,刚巧能让每个人尝尝味道,剩下几块则全被眼巴巴看着的几个小孩瓜分掉了!

入夜之后,王雱又赶车去把司马光一家接过来一起赏月,顺便来点烤肉送啤酒。

司马琰出嫁后,司马光家里有些冷清,中秋节他大哥司马旦过来一起过节,带的还是司马琰的堂弟司马康。

王雱把司马旦父子俩也一块接了过来。

男人和小孩们喝酒聊天,张氏与司马琰没去凑这个热闹。张氏和司马琰说起司马光与司马旦在商量的事情:司马旦准备把司马康过继到他们家。

司马光已经将近四十五岁,膝下一直没有儿子,又不愿纳妾,司马旦便主动提出将司马康过继给他们。其实从司马光拒绝纳妾那会儿开始,司马旦就已有此打算,是以逢年过节总会把司马康带过来。

司马光可是司马家这一代里头最有出息的,肯定得有个儿子才成。

司马琰抓着张氏的手问:“娘你愿意吗?”她到底已经出嫁,不必和这个过继过来的弟弟朝夕相处,所以她反过来问张氏的想法。

过继这种事和后世的收养差不多,只要你情我愿的话没什么不好。

本质上来说,张氏其实还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张氏赞成她去做喜欢做的事,自己却不怎么爱抛头露面。司马光有正事可以忙碌,张氏却总一个人留在家里,难免有些寂寞,有个儿子可以烦恼烦恼还挺不错的。

见女儿并不介意,张氏才笑道:“我看康儿这孩子挺好。”

母女俩经过一番交流,过继的事便大致定了下来。王雱把岳父一家送回家,才晓得自己要多一个正儿八经的小舅子了!

王雱两眼一亮:“小舅子好啊,我们可以好好培养培养。先拿小舅子练练手,以后我们教孩子就有经验了!”

司马琰:“……”

敢情别人家的弟弟是拿来给你练手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下面介绍我的两个好朋友,养殖专家苏子瞻,种植专家沈存中!

*

更新辣!

甜甜春勤快如斯!

难道不值得浇……【消声

关于有妹纸说稻田不能养泥鳅,因为有论文说得有板有眼,所以我就信了!养是可以养的,就是过程比较繁琐,文中没有细写啦。

第一七八章 故友到京

过继有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形式, 王雱不晓得, 反正他岳父请了个假回老家去拜祭了先祖, 重新带着原侄子、现儿子司马康回京,让司马康成为了家中的一员。

这时候已经是九月末了, 王雱趁着秋末冬初,还有最后一段时间的暖和日子, 便约上岳父一家去庄子附近登高望远。上回被王雱坑了一次, 司马光很是警惕, 不过想着司马康刚过继过来, 两家应当正式见个面,便也应了王雱的邀。

王雱这回老乖了, 鞍前马后地问王安石和司马光饿了没渴了没,顺便从他自己背着的背囊上掏出皮水壶给他们喝水解渴。

王雱不搞事时, 还是天下第一好儿子, 王安石没起疑心,倒是司马光总觉得这小子又要出幺蛾子。

天可见怜, 王雱今天确实只是陪家人出来散散心!

开封的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小土丘,还是贼平坦的那种,王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