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春天王雱迎娶媳妇的大计依然搁浅,由他一手策划巡幸之行倒是进行得非常完美。

牡丹花快要开尽时,王雱又领着小伙伴李元东去建设未来的西京文化公园和西京干休所了。

这事必须得用心搞啊,毕竟将来住进来的都是大佬,门生故吏满天下,儿子孙子也出息!他们都请过来了,还愁没人登门吗?

在那之前,范仲淹、庞籍和柳永都住进了王雱亲自监修的大园子里头。这是范仲淹的主意,范仲淹也没收王雱的园子,不过住是很愿意住的,还提议王雱把庞籍他们也请过来,要不然园子太大太空,住着太寂寞。

正如王雱所料,有这些大佬在的地方,永远都不缺主动登门拜访的人。连这边的一把手文彦博,在休沐日也登门去见范仲淹,找范仲淹聊天儿。

聊天的主要内容是:如何管住野马一样的王小状元。

范仲淹见文彦博一脸“我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无奈表情,笑着说道:“这小子虽然爱胡闹,但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人,不会真做出让你难办的事。”

文彦博叹了口气。相处久了,他也很清楚这一点,要不然光凭王雱干的那些混账事就够他掐死那小子许多回了。

范仲淹又给文彦博传授经验,说王雱这人其实心软得很,你和他掰扯什么形势利益之类的,他能掰扯得比你更清楚,可你要是和他来软的,他会帮你想得比谁都周全。

范仲淹其实还觉得有点奇怪:“听春卿说,元泽在他手底下是一直是有商有量的,到你这怎么就不一样了?”春卿乃是吴育的字,吴育在洛阳时王雱天天跑他那蹭饭,殷勤得很!

文彦博一琢磨,找出根源来了:韩琦叫他记得提防王雱,所以他一开始确实摆出提防的姿态。

接下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那个锅啊,真的是一口一口地往他身上扣,压根不带商量的!

文彦博:“……”

韩稚圭,你害我!!!

第一二九章

范仲淹他们过来后, 王雱去烦文彦博的次数少了, 见天儿往范仲淹那边蹭饭, 尤其还爱给庞籍献殷勤。这庞籍, 乃是他岳父的恩师,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四舍五入一下就是庞籍的话,司马光得听!

王雱是撬不动司马光的嘴,准备曲线救国从庞籍这边下手。

庞籍起初还觉得这小子太殷勤了些,后来接到他学生司马光的来信,让他警惕点王雱,才晓得王雱打的是什么主意。少年人急着娶媳妇是人之常情, 庞籍没司马光那么防着, 平日里和王雱还挺亲近的。

自从官家巡幸洛阳之后,洛阳城中兴起了一阵“格物学”之风, 因为王雱这厮给人展示的都是“格物学”的产物, 不少跟着张载研究格物之学的人甚至还有机会亲自向官家和随行诸官展示他们的学术成果!

更有甚者,官家前脚一走, 后脚就有人来说可以给他们投钱, 什么承包这项技术啊什么扩大生产投入市场啊。这些道理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懂,王雱却是抽空给他们讲过的,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了技术, 你就有钱!

对于专注儒学经典的人来说, 这个诱惑并不大, 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洗脑往科举这根独木桥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耐过桥的,事实上很多人的大脑决定了他们生下来就会有点偏科。

这些人,本来都被放弃了,要么回家耕地,要么回家继承家业,总之,都已对仕途失去期望。

现在王雱给他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格物学。

掌握了格物学,不管干哪行哪业都有益处,当账房先生的比别人更会算,当蒙学先生的比别人更会教,就连种地,也能种得和别人不一样!

王雱暗搓搓地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