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当即给郏亶修书一封。

郏亶听说王雱准备搞水利这块,二话不说请假过来,直接和王雱约在半途中见面,免得王雱在洛阳空等太久浪费时间。

见着了王雱,郏亶无比羡慕地说:“你就好了,感觉一天都没闲下来,我们想做点事还没人乐意让我们去做。”

王雱道:“是吴爷爷待我好。”

对于上官不给分下去的新科进士安排事做,王雱还是挺理解的。

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就相当于实习生,哪怕接受过岗前培训也没什么实际经验,谁都不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办。再说了,真要办事肯定得分权,这权原本是攥在上官手里的,人家和你又不熟,凭什么分你?

是以郏亶和吕希纯他们就很闲,请个十天半个月长假都没人会在意。

郏亶也知道遇到好的上官确实要靠运气,所以没抱怨什么,积极地陪着王雱一起去各处考察,希望学学王雱独特的测绘技术。

第一一六章

古人以水之北、山之南为“阳”, 古洛阳因多在洛水之北而得名。洛阳盆地之中孕育过数朝古都, 夏商周汉魏都曾定都此处。

一般而言能成为都城的地方都不能缺水, 因此洛阳一带水系丰富, 主要河流有伊水、洛水、瀍水和涧水, 隋朝开了永济渠之后, 洛阳更是成了南来北往的水上交通枢纽, 堪称是“濒河仓廪”。

也因此,这一带古往今来都不缺水利工程, 需要王雱搞大动作的地方反而少。

两人也没带几个人,只领了几个精于算学的人在河道周围测绘,时走时停,一手实测数据,一手调阅各地县志。即便城中事务忙碌,王雱仍会定时下乡走动, 各县大小官吏都与王雱颇为熟悉。

无论见到的人身份如何、年纪如何,王雱一概不端着架子,唯一一点就是在吃上面不肯将就,总要寻最好的。时间久了, 众人也摸清了他们这位状元郎的性情, 见他来了便说自己最近得了什么新鲜吃食, 邀他去家中用饭。

郏亶一路与王雱同行,跟着王雱探寻了一些古都旧址和古时的工程遗址, 手上攒了不少与王雱一同画出来的测绘图, 感觉获益匪浅。

从前与同窗、同僚出行, 郏亶总觉得不得劲,要他临场吟诗作对更是痛苦不已,与王雱一同出行却不一样,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讲究,捋起袖子就是干,特别爽快!

更重要的是,郏亶发现与人多交流交流,能发现很多容易被忽略的东西。

别人怎么样郏亶是不清楚,反正王雱走到哪里都像有人专门给他递消息一样。

郏亶离开时带走一份测绘图和相关资料,准备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对于这种勤学肯干的好苗子,王雱自然欢喜,临别时又传授郏亶一些找事干的诀窍,一言以蔽之,搞事搞事搞事!没有人不想要政绩,只要找对了路子,永远不愁没事做!

郏亶很是受教,不舍地与王雱分别。

王雱揣着洛阳周遭需要动工的规划图在渡口乘船回洛阳。

秋天农忙时节过去后河道就得开始清淤,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其他事也得紧锣密鼓地跟上才行。

王雱带着种种考虑上了客船,不想竟碰上两个有些眼熟的熟人:好些年前那对被他忽悠着带走一本填字游戏的父子。

那小孩今年约莫十一二岁左右,两只眼睛乌溜溜的,很是精神。

见到王雱,小孩显然很惊喜,直接从他爹身边跑开,兴奋地蹦到王雱身边叫喊:“是你呀!”这明显是也认出了王雱,不知是怎么回事,这小孩见着他就格外亲近。

王雱对乖孩子挺有耐心,想着船上未免寂寞,便朝小孩的父亲行了个礼,坐下与小孩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