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看了眼上头的署名,文彦博迅速做出决断,将折子先递给韩琦,说道:“你先看看这封。”

韩琦眉头一跳,莫名想起文彦博上回坑他看王雱折子的事。回想起来,他现在都还会胃里泛酸,咋有人能写出那种玩意,还胆大包天地想呈给官家?

官家看到后什么感想韩琦不知道,反正他看了就想把那小子揪过来揍一顿!

韩琦打开,同样先看了署名:果然,就是王雱那小子写的!

韩琦横了眼文彦博,又瞧了瞧上头由吴育加盖的官印,捏着鼻子看了起来。

等看到王雱在折子里用数据展现的马匹耗损问题,韩琦的神色渐渐认真起来,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仔仔细细地把整本折子给看完了,没错过任何一部分。

这折子说的若是真的,那于大宋马政而言无疑意义重大。

大宋,缺马!

少耗损一匹都是天大的好事!

文彦博几人边看别的折子边注意韩琦的反应呢,见韩琦面色不对,文彦博与富弼都问:“怎么了?可是西京那边真有什么要紧事?”

韩琦把折子递回给文彦博,让他们先轮流看一遍。

几人都看完了,对视一眼,文彦博有了决断,叫人先去把王安石给叫来。王雱统计的是西京驿马的损耗,王安石如今乃是群牧判官,管着马政,应当有更详实的数据才是。

王安石听人说文相公叫他去说话,还有些纳罕。他放下手里的公文赶到,文彦博先递给他一份折子。

王安石一瞧上头的字迹,马上给认出来了,这是他儿子写的。因着从小看着儿子长大,早见过王雱这套论文式策论写法,王安石看得比韩琦他们顺畅,没一会儿就把这份《马蹄铁研究报告》给看完了。

对儿子捣腾出来的事,王安石自然是有信心的。王安石一点都不避讳,直接表达自己的支持态度:“若是此法果真可行,于朝廷而言是件大好事。”

文彦博道:“具体如何,还得看看是否真有效用才行。我们先一道去见官家,请示官家的意见。”他又问王安石手上是否有战马、驿马损耗相关数据。

王安石虽然是个文科生,但这几年在地方搞政务,在数据处理方面进益颇大,当即应道:“自然是有的。”他记性好,不必回去拿资料也记得清清楚楚,当场就给文彦博报了几串数字。

文彦博听王安石应答如流,都有些怀疑他们父子俩是不是早就这事商量过了。

不过不管商没商量,这事儿就该上报。

文彦博和韩琦、王安石一并前往垂拱殿求见官家。

官家近来过得还算开怀,听文彦博他们来求见,还捎带上王安石,有些稀奇,让人把他们领了近来。文彦博三人行过礼之后,便将来意与官家说了,他们一个是宰相,一个是枢密使,一个是群牧判官,正好都是该管这事儿的。

官家接过王雱的折子认真翻看完,又往回看了两眼,觉得自己挑的状元郎无一处不完美,连字都写得颇好,俊秀又不失棱角,一如他的状元郎本人。

上回王雱写折子上来,官家只觉得这小孩有些孩子气,但贴心。这回看了这无半字赘余的“结题报告”,官家便知晓这孩子那封折子纯粹是情之所至,句句真诚。到办事的时候,这孩子就像现在这般可靠。

官家道:“且挑批马试一试,真有这样的大用处再推行开去。”官家顿了顿,莫名觉得王安石这个以前上书喷他的人也顺眼了许多。既是儿子出的主意,交由老子去推行再适合不过,父子俩也好商量各项细则。官家心中有了决断,笑道,“此事就交给王卿去办吧。”

王安石喏然领命。

文彦博与韩琦自然也无异议。

走出垂拱殿,韩琦见王安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