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与张载、梅尧臣抵达之后见天色已晚,先去找了家店用了晚饭,而后由王雱负责跑下三个临近府衙的公租房,分了钥匙,分头到收拾出来的宅院里歇下了。

第二日一早,王雱才和张载去拜见长官。

目前的西京留守是吴育,和包拯、韩琦、文彦博是同年,今年已经五十三岁,身体不大好,整个人给人一种清癯瘦弱之感。他显然已经从韩琦那得了信,对王雱很是和蔼:“稚圭以前就和我说起过你,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能见见,不想你这么快就中状元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王雱去韩琦家辞别那天已知晓这位曾经官至副相的上司和韩琦私交不错,过来时一点都没担心,见了吴育自然也是一点都不怯场。

听吴育问起是否已经安顿好,王雱自然道:“昨晚来的,因为天色已晚,就没过来拜见,先找了地方落脚。”说完他又给吴育说起他们昨天抵达时吃的一顿洛阳特色菜,许是因为昨天饿着了,所以他吃得格外香,描述起来也勾人极了。

吴育本来因为身体不好,胃口一直不好,听王雱说得起劲竟也跟着饿了起来,当下叫人去准备饭食,说要留王雱和张载吃饭。

张载在京城时就见识过王雱顺着杆子往上爬的能耐,如今到了任地更是颇有些佩服。他们这些搞学术的,在官场往来方面往往不够圆融,不像王雱这样到哪都如鱼得水!

与长官一起用了顿饭,王雱大致摸清了这边的西京这边的情况。吴育因为年迈体衰,基本是不管事的,所以如果他想要干什么,请示一下就可以自行去办;要人手也尽管开口,洛阳好歹也能称为“西京”,不管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充足的,遇着什么疑难还可以请教一些退居洛阳修身养性安度晚年的前辈。

王雱对此非常满意。

不错,这地方够大,够富裕,人口还挺稠密,够他祸害的了!

第一零六章

洛阳这地方, 要说权力大, 那还真不大,它是河南府的治所,所以西京留守一般由河南府知府兼任。

由于上一次官家巡幸洛阳还是真宗年间的事情, 后来又设立了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洛阳的陪都功能逐渐被削弱, 渐渐就成了老病官员养老之地。

经济、军事方面的事情, 西京留守一般是不能自行裁断的, 得往上打申请。不过相对于许多地方州县,西京众多官员的选任相对比较严格,比如这通判之职责一般由西京留守亲自挑选或者拥有知州资历的人选过来。

王雱这个状元郎, 搁在中郡或下郡可能能捞个通判当当,到西京也就只能老老实实当个西京签判了。

新官上任, 王雱要干的事还挺多, 主要是西京这边的上官老的老、病的病, 很多事得年轻人去协调。

目前的西京通判姓林,乃是吴育的学生。这也是很多地方的标准组合, 若老师老病体弱, 又外调任职, 学生通常会自请跟随,方便随伺左右, 比如司马光当初就跟着庞籍去郓州。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这是这个时代独特的师徒文化之一。林通判长得有些文弱, 气质上与吴育有些相仿,性格却意外爽利。他并不是特别擅长官场交游,因此很享受在西京的生活,对王雱这个调入养老窟的少年状元郎十分热情,时常邀他一起去赏花喝茶,介绍介绍洛阳的情况。

等介绍完了,林通判就把一些工作分给了王雱,比如迎来送往。

洛阳这地方,水陆交通都很方便,除去洛水河道偶尔有些淤堵之外没别的缺点,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不管是宋人还是外邦人都时常会从洛阳经过。

王雱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推出去招待客人会让对方感觉很有面子,因此林通判把这活儿扔给了他。

王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