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跟在后头,没有急着赶超。

卖水的一进城就吆喝起来。

长夏看见有人提着水桶出来买水,眼中露出几分新奇。

在乡下住惯了,有大河可以取水,无需用钱。

不过他知道,像镇上府城一些没有打井的人家,离河又远的话,会买水吃。

有的地方可能井水也不好,吃着苦涩,也会买水。

好在孟师父家里的井水能吃,不用费这个钱。

忽然听见有卖鱼的,长夏心中一动,看见卖鱼人推着独轮木车,从对面的街角转过来。

他转头看向裴曜:“要吃蒸鱼吗?”

裴曜点点头:“行。”

长夏又道:“正好出来了,顺道再买点菜。”

“好,我带了钱。”裴曜答应着。

因上午吃得早,晌午饭时也不饿,今天的晚饭肯定要吃早一点。

等到了卖鱼的跟前,长夏走上前,还没开口,卖鱼的年轻汉子就停了下来,笑着招呼:“小哥儿要买鱼?”

“嗯。”长夏点点头,问他都有什么鱼。

卖鱼的汉子打开木桶盖,直接从里头抓出一条滑溜溜的草鱼,问道:“这条草鱼怎么样?”

裴曜单手拉着板车停在一旁,另一手从怀里摸荷包。

长夏见这条草鱼不是很大,擦洗灶房的时候看见有鱼盘子,正好能放下,就点点头:“好。”

这种不大不小的草鱼肉嫩一点,裴曜喜欢。

家里都知道,裴曜一向挑剔,要是太大了,还嫌鱼肉不够清嫩。

卖鱼的汉子用草绳穿过鱼嘴,又打个结,正好能拎在手里。

裴曜掏了钱,长夏拎着鱼,再往前走,又碰到卖菜的,是最常见的春蒿,也不贵,长夏便同妇人买了一大把。

他拎着鱼和菜,一边走一边想,说道:“米缸面缸都不多了,你想吃米汤还是面条?还是买几个馒头回去?”

刚才过来的路上,他看见街边有卖包子馒头的。

裴曜想了一下,说:“吃馒头吧,看看有没有卖醪糟的。”

醪糟煮开就能喝,比米汤省工夫,长夏答应一声,望向街边的店铺。

尽管下午了,大街小巷依旧有人卖菜卖蛋,都没去菜市那边,长夏就买到一斤枸杞芽和一个咸菜疙瘩。

一家小酒铺卖醪糟,他俩没带罐子,伙计用长节竹筒打了两筒。

这是长夏头一回吃什么都花钱。

像春蒿和枸杞芽,要么自家种,要么去山上找,都不要钱。

咸菜疙瘩也是种了疙瘩菜,收获以后自己腌制。

鱼就更不用说,去河里钓、下网捞,费工夫费力气一点,但乡下人,除了力气再没别的长处。

他独自思索一会儿,忍不住小声对裴曜说:“怪不得府城的人赚钱多,每顿饭都要花钱,赚不到的话,连饭也吃不到。”

裴曜笑着赞同:“可不是。”

两人拐进梧桐小巷。

长夏犹豫着,说道:“要不明天来的时候,从家里带一坛子咸菜,不然,你以后还得买着吃,不划算。”

他又道:“菜和馒头也带一些,好歹能吃几天。”

“行。”裴曜答应着,想了一下说:“今晚要不你也在这边住下,明天不是还要收拾后院,等拾掇干净了,下午我再送你回去。”

长夏一愣,细想也觉得是这个理,今天回去明天再来的话,光船钱就得花几十文。

这边既然有现成能住的屋子,何必多跑。

他点点头,就见裴曜扬起笑容。

两人一进门,孟叔礼看见长夏拎着鱼和菜进灶房,低着头想了一下,进屋拿了个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