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裴曜挺喜欢吃螺,他转头问道:“青螺要留一些吃吗?”

每年夏天,只要有空,陈知都会炒几次螺,偶尔也炒一回小蟹。

裴曜开口:“今儿要是抓的多就留一些,少就算了。”

既想让鸭子长肥,又想分出一些去卖钱,分成两份还行,要是再留一些自吃,就显得紧促,哪有样样占全的好事。

蟹足在鱼篓里抓出“咔啦咔啦”的动静。

长夏看一眼,没有爬出来的,就没管,又拿起一块米糕吃。

·

王小蝉和裴文清的亲事定下了,成亲吉日也算好了,就在仲秋上旬,不到两个月了。

裴文清爹娘催得紧,毕竟儿子二十一岁了,抓紧办完事,心里才能彻底踏实。

王小蝉年纪也不小,今年十九,只比长夏小一岁,他家之前也在发愁。

因此两家对早日成亲都没异议,几乎是一拍即合。

长夏听闻了消息,还没去跟王小蝉闲聊,就先喊阿爹。

等陈知翻出一块杏黄色的新布给他,他裁了一点布头,打算给王小蝉做个香袋。

这块布是陈知前段时日在镇上扯的,一共就四尺。

因颜色鲜嫩,布料也柔软,他准备给奶娃娃做两身小衣裳。

家里都多少年没做过娃娃的衣裳了。

裴曜刚出生那会儿,衣裳要么是他自己的旧衣改的,要么是从亲戚家讨的,都偏大,能多穿几个月。

后来日子好一点,那些小衣裳小鞋子也被别人讨去一些,剩下的不多了。

如今日子更好,尽管娃娃还没影,但他和窦金花已经在着手准备。

不止扯了新布,他俩还把裴曜和长夏两件没补丁的旧上衣给拆洗了,打算改成一岁左右能穿的,裁下来的布块,正好糊几双软软的小鞋子。

孩子穿旧衣意头好,可满是补丁的话,实在碍眼,长夏和裴曜不缺衣裳穿,因此陈知特意挑了两件好的。

之前阿爹裁剪杏黄布,长夏就看见余出来的一块布头,不多,那会儿便起了心思。

因是新婚送礼,不好光秃秃一块纯色布,长夏找出绷子,将黄布绷好,打算两面都绣点花草。

申时刚半,不到做饭的时候,正是个空闲。

长夏提了椅子出屋,旁边是正在细雕翅膀的裴曜。

睡过中觉后,裴曜只出门打了两趟猪草,就忙起木雕的事。

今天地里的活不忙,裴有瓦一人足够,菜地有窦金花和裴灶安除杂草,劈柴喂猪有陈知和长夏。

自从和玩器店谈拢后,裴家人对他做木雕这件事重视多了,一些杂活都不让干,安心削木头就好。

一个月下来,若能多做两个,就能多一百六十文。

裴曜雕琢时总是很专注。

长夏在旁边没有出声,看一眼他手里渐渐成型的木头,就低头忙起自己的活计。

头一回把木雕往府城卖,裴曜没搞什么新鲜东西,都是自己做惯、有把握的样式,也更熟手。

没做过的东西想要弄好看些,往往需要好几天,也得废好几次,才能一点一点知道哪里该怎么做。

一只鹅逐渐出来。

翅膀雕出纹路后,脑袋那里原本只有雏形,也不知他怎么做的,三两下就把鹅嘴削好,鹅脑袋和长脖子的轮廓、衔接都顺滑流畅,弧度优美,一下子就有了形。

鹅掌一前一后,是只正在走路的大鹅。

裴曜把木鹅放在地上,见能稳稳站住,一口气长长吐出,一下子放松了。

他从地上拿起一把小锉刀细细打磨,将粗糙的地方尽量磨平滑。

转头看一眼长夏,正忙着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