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山洞外的空气透着跃动似的清爽气息。
他的心情不由自主地也跟着清爽快活起来,再躺回草垫上也没有被丧尸啃咬的噩梦惊扰。
……
这场雨下了一整夜还没有停,天亮时依然有雨滴细碎地往下落着,在积水洼里扩散出一圈圈涟漪。
殷屿醒得比平时稍晚,看看天色觉得这雨短时间内停不下来,便趁雨势不大去了一趟河边。
陶胚泡了一晚上水已经没了形状,陶窑表面也有湿泥往下淌的痕迹。好在陶窑里面烧好的陶器没什么损伤,殷屿顺利回收了烧制好的小碗陶锅和小水桶。
他还没来得及再做些什么,雨就再次下大,噼里啪啦在树荫上敲出轻重不一的密集鼓点,催促着殷屿快些回到庇护所去。
他听到沉闷的隆隆雷声,遥远得像是在另一个世界响起。
雷雨天不是适合在森林里工作的天气,好在他还有不少可以在山洞里进行的室内工作。
殷屿就着山洞里积攒的干柴点起火堆,驱散随着雨水飘进山洞的一丝凉意。
小水桶里静置一晚上的海水上层澄清,他舀起一碗海水,放在火上加热。
海水晒盐的大致流程就是蒸发浓缩、蒸发结晶,利用海水中氯化钠浓度达到饱和析出,而杂质含量较低未达到饱和的那个点,从海水中提取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操作要点是海水不能完全蒸干,尽量维持在氯化钠饱和与杂质未饱和的浓度上。
碗里的水很快咕嘟嘟冒出水蒸气,殷屿用树枝把结在碗壁上的白色晶体铲回水里。等到碗底有较多晶体析出时,他把碗里剩下的水倒掉,在结晶冷却至室温后又添了海水混合着结晶继续煮。
第一次蒸发得到的结晶大部分是氯化钠,但可能还混有小部分的其他杂质,毕竟他操作全靠目测和感觉。
第二遍加海水接着煮相当于提纯操作,类似于盐田法里向结晶池撒盐,这样二次结晶出的氯化钠会比第一次纯度更高,蒸发浓缩后析出的也会更多。
殷屿反复煮了三遍,得到了能盖住碗底那么多的白色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