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埋怨自己多想,埋怨归埋怨,她还是拿着筷子沾了沾盘里剩下的酱汁尝了尝。

尝完,她还是觉得有点像。

“你吃完了,那盘子洗了,和提盒放一起,到时候我抽空给人送去。”薄春山在外面说。

“知道了。”

邱氏应着,眼睛不由就往搁在角落大柜上的食盒看了一眼。

一眼过去,觉得有点眼熟。

很普通的食盒,用竹子编的,许多人家都用这种。

可这食盒的手柄上,却系了一根红绳编的络子,那个络子有些眼熟,她好像在哪儿见过。

.

顾家

今晚的鱼受到全家所有人的欢迎,连这几日郁郁不乐的顾秀才都不禁多夹了两筷子。

“你娘做的鱼,就是好味。”

“你要是喜欢,明天我再买两条回来,专门做了给你下酒吃。”孙氏道。

顾秀才露出一个笑。

“阿秀,辛苦你了。”

“辛苦什么,只要咱一家齐齐整整就行。”

说着,孙氏又开始眼圈发热,“你是不知道,你不在家那几天,我一宿一宿睡不着,我就想你肯定受不了这个冤屈,我害怕你撑不住,想不开,再出了什么事,一家大小可怎么办。”

桌上的气氛又开始低迷起来。

顾玉汝嗔道:“娘你说这些做甚,事情不是过去了,快吃饭吧。”

“好,吃饭,都多吃点。是娘不对,不该提这些。”孙氏忙擦擦眼泪。

顾秀才沉沉地叹了口气,本来刚见点笑,现在又成了浓眉紧缩。

顾于成紧紧地捏着筷子,眼睛晶亮。

“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等以后我考中功名当了大官,一定让那董家好看。”

第35章

这些日子发生的这些事,也让小小年纪的顾于成意识到人力有穷时,意识到如果你不行,旁人欺负你也就欺负你了。

如果顾家不是个穷秀才家,别人敢这么欺负顾家吗?

再进一步讲,如果顾秀才不仅仅是个秀才,他是个举人,甚至进士。秀才虽是读书人,受人尊重,可说到底还是底层人,秀才受普通人尊重,可在某些人眼里其实与普通人无疑。

因为你太渺小,太卑微,旁人连与你对话都不屑,更不用说道歉。

受了屈辱又如何?

人又没死,你能避免牢狱之灾,就该庆幸!

如果今天顾秀才是个举人,可能根本没有这一茬事,因为一个举人家不会配不上齐家,宋淑月就算想对付顾家,还要掂量看看敢不敢下手。

因为举人已经可以做官了。

如果顾秀才是进士。

那么今天这一幕绝对不会发生,即使发生董家也早就登门了,可能登门道歉的不是一个宋淑月,一个小小的董家太太,而是董家的当家人。

这就是区别,这就是现实!

顾秀才突然哈哈一笑,感觉茅塞顿开,竟仿若重生了一回。

而一桌人都被他吓了一条,都在想是不是顾秀才心中郁气太重,所以有点不正常了。

“无事,我只是想通了一件事。”

顾秀才笑道,有些感叹:“曾经我自诩能力有限,才学有限,又不善言辞,即使考上功名做了官,恐怕也做不了一个好官,不如当个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也能照顾家里。现在想想,人若失了斗志,瞧不起你的又何止是他人,我儿不过十来岁,就知道进取努力,我这个当爹的倒是不如你。”

顾于成想说什么,顾秀才打断他道:“与你无关,爹只是想明白了,以后也该努力努力,毕竟现在也没老得只剩一把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