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说,众人心中难免有些心动。
该说不说,秦隽的名声一直很好,佃农们也是有所耳闻的。
他们农闲的时候,会听田庄上的家仆们闲聊,每次说到北边又传来的新鲜东西新鲜事,都能好奇又渴望地听上很久,然后默默将那位姓秦的大人记住,继续如老黄牛一般埋头于田里。
只是伺候着不属于自己的秧苗时,心里却不免想着,北边的人好像过得很热闹啊,听说官老爷都亲自教他们种地,日子一定不错吧?
如今乍一听到熟悉的名字,不少人都悄悄屏住了呼吸。
过会儿,有人小声说,“我们真能去找秦大人吗?”
他们这样问着,心里却已经怀上了期望,在之后就脑子一热,成群结队跟着发话的人渡河来到了新蔡。
只是决定来的时候是一时上头,来了之后,心里那股热气渐渐冷却,现在就是一个后悔不安。
飞羽营并未赶他们走,却也没有放他们进城,只说晚些会安顿他们,可是也没有是这晚些是什么时候。
他们是叛逃出来的,将军老爷不会放过他们的,要是秦大人不收他们,他们便真的无处可去了。
这等待的一下午,好几次都有人闹事,嚷着干脆自谋生路,去附近抢了几个村子,落草为寇罢了,总好过饿死在这城外野地。
只是很快就被带头说要来新蔡的那十来个人给压制下来了。
之后也有几个机灵些的劝道,“咱们先头帮着扬州的将军老爷打下了几座城,那新蔡的骑兵将军肯定不敢放咱们进去,就怕咱人里头有奸细呢!”
“骑兵将军也是做不了主,他得听秦大人的话呢,秦大人不再这,这传个消息一来二去也要一两天呢。”
“就等等,咱们老老实实的,秦大人肯定不会不管咱们的。”
反复了好几次,打退堂鼓的人都被劝了下来。
这一等,就等到了计怀钦来。
计怀钦是傍晚到的新蔡,他来的时候就瞧见密密麻麻难民似的人围堵着新蔡城门,他只得带人绕了个方向,从另一头侧门快速进城。
然后急忙找到方昭,开始商量着着手安顿城外那两万余人。
这一下午,方昭一直让人注意下面人的动向,计怀钦问起,他就把观察到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说清楚。
计怀钦听完,当场判定这些人之中绝对有敌方派来的奸细之类。
“每次将有人退缩,立马就有人跳出劝阻,一次两次倒也正常,可是这次数未免多了些,而且他们对主公在徐州乃至青州的一些政令都知晓,这实在可疑,似乎迫切地想要把大家留在这里。”
“更可疑的是,樊征就看着他们一路渡河过来而不阻拦,纵使是扬州军忙于……四处劫掠,那也不该如此。”
那是为什么呢,混进汝南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混入城中烧粮?里应外合夺城?
不管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
这年头哪里都缺人,豫州虽是中原富庶州,可是前两年洛阳大乱那一茬,周围几州在豫州混战,到处都在死人,人口数量几乎是暴减。
莫说那大片大片未开垦的荒地,光是荒落的村子、生草的良田都不知多少,安顿这两万多人也不过是洒洒水。
计怀钦算盘打得噼啪响,两万多劳动力不收白不收,不管这些人是个什么身份什么目的,既然来了,那就别想走了。
战事结束前进城是别想了,分批迁去周边的荒村荒山,安安心心开荒种田吧。
眼下才三月出头,动作麻利些,也能赶上春耕的尾巴呢。
235 ? 第 235 章
◎樊征大败◎
事实上, 带着大量佃农去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