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魏禹点点头,“不拘什么,背一首记一个‘甲’字,倘若十日之内能记够十个‘甲’字,我替王爷去向圣人讨马。”

李玺顿时精神了,“这可是你说的!”

“绝不食言。”

“妥了。”李玺瞬间有了动力,抓着《相和歌辞》唰唰翻,想找一首最短的。

魏禹抿了抿唇,到底没忍住,握住他的手,扳正身子,教他怎么“轻轻地”翻书页,才不会把珍贵的书册翻坏。

李玺嘴上吐槽着“麻烦精”,实际乖巧地放慢了动作,一页一页轻轻翻找。

魏禹的视线落到那只被他打过的手上。

怎么一直放在腿上,还虚握着?

还在疼吗?

分明只用了三分力……

到底是不放心,想抓过来看一看。

“这时候知道心疼了?打的时候那么不留情面。”

李玺发现了他的小动作,大大咧咧地把手伸到他眼皮子底下,“快,给爷吹吹。”

魏禹没吹,而是从书箱里翻出一盒清凉的化瘀膏,挑了黄豆粒大的一点,用拇指捻着揉在他泛红的掌心。

动作很轻,也很慢,一圈圈揉捏着,仿佛永远也揉不完。

李玺就那么理所当然地摊着手,顺便还在找最短最好背的诗。

无意中翻到一首,突然哈哈大笑:“我选好了,就背这个!不,根本不用背,我已经记住了!”

趁着热乎劲,把书一合,把眼一闭,巴拉巴拉背完了。然后一脸得意地看着魏禹,得意中还藏着一丝期待。

“怎么样,是不是一字不差?你该不会耍赖吧?”

“不会。”魏禹干脆地摊开评分册,记下一个“甲”字,又在旁边写下了诗名。

李玺伸出小嫩指头,新奇地摸了摸,“不用怀疑,这一定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一个‘甲’字。”

因为,这个甲字属于他!

小福王长这么大,从来没得过甲。

就凭着一首诗,他得到了!

不过,那也叫诗?

李玺自己都心虚。

魏禹低声哼唱起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正是李玺方才背的那首汉乐府《江南》。

自己背的时候觉得很搞笑,魏禹一声声唱着,他却不知不觉听得入迷了。

第一次发现,魏少卿的声音居然这么好听,像是……像是清晨慈恩寺的钟声,或者比那个还要好听一些。

用的不是长安话,字音软软的,很温柔的样子,像是在哄他。

“这是乐府民歌,写的是人们在劳作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魏禹目光平静,“倘若大业的百姓都能像歌中所写的那般,即使在田间劳作时也能愉快地唱着歌,不必为田赋忧愁,没有劳役之苦,便是真正的国泰民安。”

“啊……是吧。”李玺干干地应了一句。

其实不太懂,就是唱个歌而已啊,也要讲这些大道理吗?

小福王觉得有点累。

怪不得那些龙阁宰辅全是白头发。

突然有点担心,如果魏禹入了龙阁,会不会真变成老头子?

单是瞧着他那双骨溜溜乱转的漂亮眸子,魏禹就猜到他在想什么。

无奈地摇摇头,慢慢教吧!

可喜的是,有小马王在前面吊着,李玺小王爷热情极高。

背完《江南》又立马找了一首《薤露》,这首更短,拿眼瞄了一遍就背过了。

继而是《箜篌引》《蒿里》《东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