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匹小儿穿的细棉布并一对小金镯子,比当日李承业的儿子那一对稍微轻一些,但在长房这一干宾客中,已经算是厚礼了。除了这,李姝还给李泗新老两口、郑氏等人备了厚礼。

收生姥姥心里直骂,这个巧娘子可真是巧,这般会过日子,心眼子这样多,怪不得成亲大半年了,连个屁都生不出来。

众位女眷不好说她,想来太后娘娘亲封的巧娘子,总是有些与众不同吧。

李姝在杨柳胡同高高兴兴地过了一天,吃过了中午的酒席,她就和丽娘一起走了,肖氏婆媳要留下来帮着郑氏清点礼品。

郑氏心里清楚,今天很多陌生人家上门送礼,看的都是二房的面子。郑氏和肖氏一起,把各家的礼物按主人家所在的衙门不同,一一分类,并登记造册。严氏在一边带着瑞娘和自家儿子一起玩,顺道陪张氏说话。

等郑氏妯娌两个忙活完了,天快要黑了,肖氏就要带着严氏母子回去。

郑氏忙拉住她,并对张氏说道,“阿娘,今儿来的许多人,我和大郎根本不认识,送的礼也贵重,想是冲着二叔和娘娘的面子来的。我预备把大郎同僚们的礼留下,其余的,交给弟妹带去秀水坊,以后这些人情,还是让二叔和弟妹去赶,我们可认识谁呢。”

张氏点了点头,“老大媳妇说的对,老二家的,你就听你大嫂的,都留在这里,也是难为他们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