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人都有,他明知钱来得不干净,也只得收了。李穆川并未直接参与,得的并不多,但更多的,他也不想要。

八宝粥下锅有一个时辰了,还需再熬一熬。肖氏把买的新鲜肉拿出来,切了一大半,又从地窖里拿出两个大萝卜,准备一起炖了。

剩下的肉,一半炒胡萝卜,一半炒夏日里晒的干豆角。发的腊鱼,肖氏在征求过婆母和大嫂的意见后,准备用辣椒、大白菜一起煮。再从腌菜缸里掏个腌萝卜,切成丝,滴些辣椒油,也是倒好菜,喝八宝粥的时候也可以当配菜。

倘是平日,这些菜也尽够一家人吃了。因是腊八节,李家人又多,肖氏准备再用大蒜苗再炒个鸡蛋。还要蒸一大碗鸡蛋,三郎吃一些,李泗新老两口吃一些。

肖氏的晌午饭还没做好,这边厢,豆娘悠悠转醒,只感觉头疼。忽然想起自己要被卖,以为这是什么不好的地方,惊得瞬间坐了起来。

她仔细看了看,发现这里不像是什么不好的地方。从窗户往外看,不是繁华的闹事街头。门缝里传来李家人的各种声音。

“阿娘,那个新来的姐姐以后是不是不走了?”这是三郎的声音。

“多个姐姐疼你不好吗?”这是李姝的声音。

“多个大姐那样的可以,多个二姐这样的,我不要!”李三郎喜欢温柔可亲的姐姐,喜欢把东西都给他吃的姐姐,至于老和他抢东西吃的二姐,他老早就不想要了。

豆娘判定这里不是什么肮脏地方,颤巍巍想起身。她掀开被子,脚刚沾地,一阵天旋地转,她跌坐到了地上。

在院子的李姝听见了动静,推门进来。

她豆娘坐在地上,看见一个模样普通却表情安然的小妹妹走进来,后面还跟了个小男孩。

豆娘放松了一些警惕,李姝问她,“这位姐姐,你好些了吗?”

豆娘虚弱地回答她,“我,我头晕。”

李姝怕她难堪,委婉说道,“你摔到了头,有些晕是正常的。你别动了,我扶你起来。”

李姝让三郎搭把手,准备扶豆娘起来。一上手,李姝立即感觉得到,豆娘实在太瘦了,她一个人都能扶得起来。

李姝扶豆娘坐在床上,靠着枕头,然后去厨房找肖氏。

李承祖把药抓回来后,肖氏就把药熬上了。听说豆娘醒了,她吩咐丽娘给郑氏帮手,自己端着药去看豆娘。

豆娘见肖氏进来,又想坐起来。

肖氏一手端着药,一手按下她。“好孩子,你身上有伤,莫起来了。”说罢,用勺子喂豆娘喝药。

自四五岁时亲娘刘氏死了之后,再也没有人喂她吃过一口东西。肖氏喂她喝药,豆娘乖乖地喝得一口不剩,喝到最后,忍不住哭了。

肖氏问她,“是头疼吗?”

豆娘一边擦眼泪一边急着解释,“不是不是,大娘对我好,我心里感激大娘,让大娘见笑了。”

肖氏的心瞬间又软了一分,摸了摸她枯黄的头发,“莫哭,以后就在这里,大娘家虽不宽裕,好歹能吃饱饭。家里有两个姐妹,你以后也有伴。”

豆娘立即抬头看她,“大娘,我能留下来?我娘愿意?”

“你爹写了过继文书,把你过继给了我家,以后,你就是我李家的姑娘了。”

豆娘听罢,眼泪瞬间又出来了,且越来越多,到最后,变成了抱着被子角嚎啕大哭……

张氏听见动静,也过来了。“这是咋啦?”

豆娘哭得直打嗝,边哭边说,“我,我,我高兴的,大娘救了我,我以后给大娘当牛做马。”

肖氏见婆母在,立即打断豆娘,“过继你来,是我家官人的主意,等他回来,你给他磕两个头。”

豆娘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