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可王献不肯放。

他以一己之躯拦住他,“这也是朝廷的意思,官家谕旨就在林后的沈思安身上。”

邵梵眉头一皱,将他的手甩开,只觉得他色令智昏,在找借口。低声道,“我今天必要成事,此时你万万不可找理由阻拦我,这是滥情。”

谁知下瞬,王献居然高声反驳他。

“官家命本官前来谈和,拿回玉玺!你身为主帅执意攻打,不听朝廷命官所劝,你是不是要抗旨不尊?”

王献之言与开战前的口吻不符,邵梵不信,一时他们兄弟二人僵持到了顶点。

赵琇捏紧了襁褓,在高处无声观望。

无人知晓,风吹得她眼角发红,眼中血丝被一片湿润扫过,红色蔓延得越发狰狞……

见邵梵一言不发似在思忖,王献便过去主导了风向。

他于僵持之中,再对他行礼,尽量冷静道:“本官所言非假,有手谕为证。请郎将先携军退到林外,与本官和沈侍郎,共同协商和谈一事。本官为此次委派使臣,届时,便该由本官入杨柳关,亲手拿回玉玺。”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觉得,这王献莫不是疯了?

他要只身,进敌营......

第31章 夏炉冬扇(三):殉道  王献带着邵梵跟他的那支军队回来,对沈思安说,接下来要与赵琇谈和。

军队从沈思安面前撤入战壕休整,男人们打完仗,你拉我扶的,成群结队的汗水味儿和血腥味儿,熏得缩在战壕里的沈思安脑袋发胀。

他听了这话登时就醒了,一屁股从战壕里站起来:“下官还背着官家圣谕呢,你就敢这样与邵郎将在外擅作主张,谈和?什么谈和?‘谈和’是什么意思?!”

说着,抬起手指着杨柳林子,质问对着王献劈头盖脸地砸过去。

“王参知你果然是色令智昏了,这位前朝公主可是于三州佣兵啊!大盛治国的主权不在,如何建国?你我当时入朝为臣的信念,无非一个拨乱反正,明辨是非。”

“前朝已去,她却手持传国玉玺,捉她夺权本就势在必行,你身为朝廷的重臣却因私人感情,在这里当断不断?当初官家就不该放你来搅这趟浑水!”

沈思安如倒豆子地斥出这一大段,已经气得眼睛发红,斯文的白面略见扭曲,接下去应该就要抹两把眼泪,委屈巴巴地说一句,“你真的太让我失望了”。

但王献没让他走到这一句。他平静地反问沈思安,“你此番过来传话,可有提前看过圣谕?”

沈思安激情澎湃的表情,登时顿住,“圣谕岂可私自查看!”

“你没有看过,怎么知道,朝廷和官家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捉她。”

“你.......”沈思按手指发着抖,甩了下袖子,背过身,开始生闷气,“我就是知道。”

邵梵未曾参与二人的口舌之争。

他急需一个解释,沉声道,“沈侍郎,我已下战场,你可以将圣谕打开了。”

沈思安到了个平坦点的地方拍掉身上的灰,这才打开了包袱,里头的盒子上了锁,他从脖颈掏出绳子,顶端系着那锁的钥匙。

费了一番功夫,圣谕终得见天日,三人都凑过去看。

邵梵拧了拧眉头。

王献则毫不意外。

只有沈思安呆住了,哑然:“怎么会......有两道?”

盒子里头,静静地躺着两卷黄绢。

王献伸手,示意沈思安依次打开,“临行前,侯爷派人来告诉本官,官家虽与我们同心,但有郑党插手,无可奈何之下,成了两道圣谕。”

沈思安埋头边看,王献边缓缓对他陈述,“官家认为,赵琇不可能会轻易交出传国玉玺,所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