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3 / 4)

送光晟出门的时候,张夫人和庭芳面带微笑,满怀希望,她们都陶醉在光晟所说的未来的欢乐中。

光晟虽然在夫人和女儿面前显得轻松惬意,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其实他没那么自信,明天的事情谁说得准呢,前面的路是不是真像计划的那样平坦,他心里也没底儿。只是在家人面前,他不知不觉就乐观起来了。

在光晟离开军营的这一夜一天中,李晟已派谴军队直逼到光泰门下挑战。经常饿肚子、脸上都看得到菜色的衣甲破旧的神策军士们在光泰门下扯着嗓子骂阵,今天他们都吃了个八分饱,颇有点精神。军士们兴高采烈嘻嘻哈哈耀武扬威。已经到了夏天,神策军还没有置办夏装,因为泾原军发动军变的时候已经入冬,天气相当冷,军士们穿的都是冬装。天下大乱后,军士们的薪水、衣物、武器以及别的什么福利都不再照常发放了,一切都乱了起来。可怜这些子弟们到了春天还穿着冬天的衣服,夏天就直接脱掉棉袄穿着冬天贴身的里衣。因为胜利在望,升官发财在即,而且得知贼头儿朱泚并没有陷害他们的家人,这些军士们模样虽然狼狈,斗志倒是相当高昂。神策军没有新衣穿、吃饭还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其他薪水更低的军士们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不管神策军如何嚣张,城内始终没有动静,神策军终于发起了冲锋,城内贼军据城拒守,双方激战了一天,互有伤亡,天黑后,神策军终于鸣金收兵。因为主帅张光晟不在军中,光晟驻扎在九曲的军队一直严阵以待静静观战,还真是以不变应万变。

光晟回到军中,光泰门的战斗早已结束,光晟顾不得休息就开始草拟跟李晟谈判的书信,直忙到深夜,又到处巡视一番,才敢放心去睡觉。

因为军粮难继,总是青黄不接的,李晟怕吃了一顿饱饭,米桶就见了底。第二天,他不敢再让军士们放开肚子吃,也就没再挑战,他飞书催促粮料使赶紧送军粮来,接着又致书浑瑊、骆元光、尚可孤等将领,跟他们相约在五月三十的夜晚发起总攻。

人定时分,张光晟真的在离东渭桥不远处见到了辛家琪,李太清也在那陪着,看样子似乎是专门在等他的。翁婿俩见到光晟都兴奋得不得了,李太清亲热地拍着昔日战友的肩膀说:“你终于下定决心了?我和家琪跟李令公谈到你,李令公也非常希望你能够弃暗投明戴罪立功,现在就等你点头了。”

看到李太清和辛家琪如此关心,光晟也挺感动的,他拿出写好的两封书信,一封是代表朱泚跟李晟谈判的,另一封是他自己想归顺李晟并请李晟收留他的,光晟把书信递给辛家琪说:“让你们操心了,这是我给李令公的书信,麻烦你们帮我转送给他。”

辛家琪双手接过书信,李太清拍着胸脯保证道:“兄弟,你放心,这事就包在我和家琪身上了。”

李太清和辛家琪把光晟的书信转交给李晟,李晟看了书信喜出望外,“我正在发愁呢,几万人在京城开战,不知要造成多大的破坏,没想到张光晟居然能劝得朱泚把长安拱手让出来,这太好了。”

“那,我们真要放朱泚走吗?”李晟的节度判官李敬仲犹豫道:“放虎归山,以后再想抓他就难了。”

李晟不假思索道:“当然放啊。大丈夫言而有信,虽然条件已经提出来了,朱泚也还是不敢放心把长安送给我们啊,如果我们没诚信,给朱泚瞧出点破绽来,他继续闭城拒守。国家财政又困难,军队缺衣少食的,这仗都没法打,一直这样拖着,我们何日才能收复长安啊。”

李敬仲迟疑道:“令公擅作主张,就不怕皇上怪罪下来?”

李晟笑道:“你还是书读得太多了点儿,前怕狼后怕虎的。皇上目前最关心的,还是早日收复长安,他才能恢复过去的威望。所谓夜长梦多,多动荡一天,皇上的危险就多一分。自从皇上车驾巡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