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惊出一身冷汗,莫非是自己的话触到了皇上的痛处?他正懊悔不已,朱泚慢慢发话了,“去泾州倒是可行之策。”姚令言终于松了口气,举起衣袖擦掉额上的冷汗。
原来朱泚半夜召光晟前来开会,就是因为他手上掌握着五千精兵,又守在长安城外,逃跑之际,当然也要他拚命保护“御驾”杀出重围了。
决定好了巡幸泾州之后,众人就开始商量如何突围而出。光晟始终一言未发。他该怎么办呢?护着朱泚一起逃跑吗?如果西逃,庭芳和保家还有可能再见吗?如果放弃保家,庭芳今后还会有幸福吗?光晟脑子里乱糟糟的。就算他留下来,庭芳跟保家就有可能吗?他心里没底了。
天快亮的时候,这个会议总算结束了,至于方案么,似乎还没有一个真正可行的。众人筋疲力尽告退,光晟也下意识地跟着起身准备出殿。
朱泚慢慢站了起来,忽然发话道:“张爱卿慢走,”已经一只脚出了门的光晟疑惑地回过头来,朱泚微笑问他,“爱卿可有什么高见?”
光晟吃了一惊,终于回过神来,嗫嚅道:“臣愚昧。”
“爱卿刚刚一直在走神,”朱泚拍拍他的肩膀,“朕倒想听听爱卿个人的意见,爱卿不至于不知道都讨论了些什么吧?”
“这个……”光晟使劲晃了晃脑袋,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到一边,沉思了一下,认真地说:“臣以为,如果硬杀出长安,军队伤亡惨重,老百姓也难免遭受池鱼之殃,而且结局还未可知……”
朱泚点了点头,“那么爱卿是不是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依臣之见,李晟、骆元光、尚可孤等人虽然已兵临城下,浑瑊、韩游瑰的军队也正在进逼,但是这些人的首要目的是收复长安,”光晟犹豫了一下才道:“他们并不完全是要擒拿陛下……”
“如果有机会,这些人能有哪一个不想生擒朕呢。”朱泚苦笑道:“你不必有什么顾忌,朕能听得进真话。”
朱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光晟自然也不再担心触了霉头引得朱泚大发雷霆,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目前对我们有利的是,长安城外敌人的军队有好几支,虽然李晟才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其余将领都得受他节制,但事实上还是:谁先攻进长安,谁的功劳最大。毫无疑问的,每位将领都想第一个率领军队杀进长安来。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立功心切的弱点。”
朱泚赞赏地点头,问道:“怎么利用?”
“长安城外的敌军中,骆元光的实力半点也不比李晟的弱,而且他在这一次变故中打败皇上的骁将何望之夺下华州并扼守潼关,害得陛下的军队无法东进,可以说他已经立下的功劳也并不比身为副元帅的李晟小。所以,他应该是李晟最忌讳的一个盟友。”光晟停了一下,又道:“目前我们虽然已经没有可能翻身了,但是困兽犹斗,逼得太急了,难免鱼死网破。这些敌将们一方面想立功,另一方面当然还想活着享受胜利果实。既然是这样,那就直接挑选其中一位将领谈判:我们可以把长安让给他,让他不必硬拚兵不血刃甚至都不会毁损任何东西就能收复长安,只要他愿意放陛下出城。”
“爱卿的见解果然与众不同,”朱泚终于兴奋起来,“朕看很可行,爱卿觉得挑哪一位敌将谈判效果最好?”
光晟立即答道:“臣觉得驻军东渭桥的李晟倒是最佳人选。毕竟他的权力最大,应该也是他最担心被其他人抢了功劳。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骆元光对李晟的忌惮之心,绝对没有李晟对骆元光的忌惮之心重。”
“好,那派谁去谈判最好?”朱泚终于一扫之前的愁闷,语气不知不觉变得轻松起来。
光晟郑重地说:“陛下如果信得过臣,臣愿意出面跟李晟谈判。臣有两位故人李太清、辛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