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的。”
李忠臣拍了拍光晟,“都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其实有时候她们甚至比男人更睿智、眼光更犀利,说实话啊,我一直就没觉得我是个什么好人。”
光晟倒是挺羡慕李忠臣的。这个人绝不是什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一根筋,可他就是能像一根筋的二楞子一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为所欲为无所顾忌,没有半点挣扎,没有半点矛盾,更没有半点拘束。这一点,光晟觉得就算让他修炼一辈子也修炼不来。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听说朱泚占据了长安,他也派谴自己的弟弟李希倩率领三千军士来给朱泚助威,许多地方节度使也跟着响应。李忠臣虽然对将他驱逐出淮西的李希烈恨入骨髓,此刻在共同的利益面前,他跟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居然也能放下旧仇相安无事。
朱泚笼络了一批文武才俊,紧锣密鼓地谋议称帝。
皇帝逃到咸阳,饥渴交迫,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保护他出逃的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带着几个小宦官不知从哪给他弄来一碗饭,上面铺着一层素菜,还有一杯温开水。皇帝咕噜几口将水喝得精光,饭只吃了几匙,实在难以下咽,虽然出生不久就战争不息,皇帝还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并没像他的祖父和父亲那样饱受战争伤害,可以说从没吃过战争的苦,不知生活艰难,突然遇到这样的变故,几乎给吓破了胆,只知拚命奔逃。哪怕肚子还在咕咕叫,皇帝也吃不下那碗糙米饭,他放下碗准备继续逃命。忽然听到马蹄声急,虽然这一路上先后有好几拨臣子跟上来护驾,皇帝还是一听到风吹草动就紧张,赶紧叫郭曙去查探来者是友是敌。
不到一炷香时间,郭曙就带了两个年轻人过来,皇帝看了一眼,一个也不认识。郭曙给他介绍道:“皇上,这位是前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的儿子王保家,他本来是羽林军官,前年他遭逢母丧在家丁忧;这位是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儿子李惟简,他一直想弃暗投明给父兄赎罪。这两位听说皇上有难,都从京城斩关而出赶来护驾。”
原来保家追出城来,没有找到光晟一家,倒是遇上了李惟简,从李惟简那里听到光晟一家被拦截在城内的消息后,保家急得直跳脚,李惟简劝他急也没用,张光晟一家虽被拦截下来,也不至于就有生命危险,现在天子危急,倒不如一起去追赶天子护驾立功。保家失魂落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干脆就听李惟简的,跟着他一路寻找追赶皇帝,两人追到咸阳,终于打听到了皇帝的消息。
两个年轻人跪下给皇帝磕头宣誓效忠,皇帝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当即加封两人为禁军将军,让李惟简跟普王李谊一起在前面开路,王保家跟龙武将军令狐建一起在后面殿后。
皇帝逃到奉天,左金吾大将军浑瑊也带了一些家丁仆人追了过来。浑瑊年幼从军,安史之乱中一直是李光弼、郭子仪的左膀右臂,骁勇无比,一出道就曾射杀安禄山得力的贼将李立节,他在纷繁不熄的战火中领军二十多年,威望极高。李适登基后,郭子仪卸下军权,浑瑊也被明升暗降,在京城里着实清闲了好几年。浑瑊一到奉天,跟随皇帝逃难的文武大臣瞬间找到了主心骨,所有人都安定下来,不再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了。还真应了那句话: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浑瑊就是那个可以顶天的高个子。
朱泚也已打听到了皇帝的信息,他派谴泾原兵马使韩旻率领三千军士前往奉天声言迎驾,表面上打着迎接皇帝回京的口号,实际上是要打皇帝一个突然袭击。只有把皇帝干掉了,他才有机会坐稳江山。
有后来追到奉天的官员告诉皇帝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并且提醒皇帝,“朱泚被乱兵拥立,恐怕要来攻城,皇上应当趁早加强守备。”
宰相卢杞听到这种论调,咬牙切齿道:“朱泚忠贞,满朝文武大臣几乎无人能比,怎么能这样诬陷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