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4)

过去的上司。几乎是想到就做到,姚令言和众泾原军官们立即率领五百人马赶往晋昌里去迎候朱泚,为防意外,姚令言在迎候朱泚的同时还派谴军队把守城门,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进出京城。

宅子突然被泾原军围了个水泄不通,闲居在家的朱泚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还以为是他弟弟朱滔又做了什么天地不容人神共愤之事,皇帝终于要对他下毒手了呢。他强装镇定地端坐大厅,等待那把一直悬在头顶的屠刀落下来,就算死,他也要死得有尊严。

第三十八章 遂觉天地窄 [本章字数:2576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4 12:44:26.0]

姚令言入府拜见朱泚,把京城里的变故跟他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告诉他皇帝已经逃跑,现在人心惶惶。并且恭维地说眼下这种状况,非朱太尉无人能主持大局(太尉本是秦汉时的宰相,到唐朝几乎演变成了对挂着宰相头衔的武将的尊称,譬如李光弼就被尊称为李太尉,跟朱泚同时的李怀光也被尊称为李太尉)。

朱泚闻言大喜,但他又害怕姚令言是皇帝派来试探他的,他就不动声色,既不答应出头,也不说不出头,只是命人大摆宴席招待姚令言和几位高级军官,在酒席上慢慢套这些人的话,以查探是真出了变故还是皇帝设局试探他。

天色渐黑,朱泚终于确定了消息的可靠信,开始盘算该如何顺利夺取李唐江山。朱泚本来想做个忠臣良将名留青史的,偏偏事与愿违,他被迫庸庸碌碌吃闲饭混日子等死。现在天上落下这么大个馅饼掉到他嘴里,这不是诱人犯罪吗?朱泚怦然心动,东晋那位想谋反登基称帝的大将军桓温就曾说过:“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骂名千载。”结果桓温犹豫不决,到死也没有谋反,既不曾流芳百世,也没有遗臭万年,只给后人创造了两个成语。现在天赐良机,正是他朱泚留下“骂名千载”的好时候啊(古代臣子造反登基称帝的,名声都不好,历史评价相当不好听,甚至像东汉的曹操根本就没有登基,名声也一样臭,成了舞台上永远的大白脸)。

光晟领着妻子女儿奔到开远门,城门已被锁上,没想到叛军的行动居然如此之快,光晟还不甘心在城中坐以待毙,转身奔延秋门而去,当他们赶到延秋门的时候,发现延秋门也已关门落锁,想必其它城门也都如此了,光晟咬咬牙,拨马退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跳下马,抱着张夫人送到庭芳的马上坐好,叮咛道:“我去开城门,你们别到处乱走。”光晟说着已翻身上马,往城门口奔去,庭芳抓着马缰绳,张夫人紧紧抱着女儿,母女俩紧张得要命,担心地看着他的背影,都到这种地步了,还能叫得开城门吗?正寻思间,只听得马蹄声急,一骑马旋风般地从她们眼前掠过,庭芳无意间一眼瞥到那人的脸庞,虽是一闪而过,她也还是愣了一下,这个人怎么好像是曾经在她家里疗伤休养过的那个张瑾?

光晟拨马上前对着守城军官抱挙行了一礼,那位军官愣了一愣,也还了一礼,光晟指指城门,商量道:“兄弟,我家有急事,能不能给我打开城门?”

那军官上下审视着光晟,问道:“有令牌没有?你是什么人?”

“没有,可是我真有急事……”

“没有令牌,谁也别想出城。”

光晟伸手按着腰间剑柄,“真不开?”

那军官看到光晟像是准备动武,他也举起手里的方天画戟,全神贯注提防着,他身后的军士全都举起了武器,那军官斩钉截铁道:“不开!”

光晟正准备行动,身后马蹄声响,也不知是友是敌,光晟赶紧拨马向一边让开两步,一位骑士疾冲而来,对着光晟说了一句,“跟他们啰嗦什么,动手就是,关上城门,要拦截的不就是你这样的人么?”

光晟惊讶地脱口而出,“李惟简?你怎么出来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