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4 / 5)

兄弟并散播谣言蛊惑人心。朱滔将蔡廷玉批得一无是处,然后请求朝廷杀掉蔡廷玉这个小人。

因为朱滔手握重兵,此时河北的魏博节度使田悦正和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以及齐鲁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结成联盟,三个藩镇共同对抗中央,朝廷下诏讨伐,正需要河北卢龙节度留后朱滔出兵讨贼,如果得罪了朱滔,只怕他立马就会跟田悦、李惟岳、李正己结盟抗拒中央。朝廷权衡利害得失,最后下旨将蔡廷玉革职流放。御史台的殿中侍御史郑詹派人前去监送,蔡廷玉以为朝廷要将他押送回卢龙交给朱滔处置,因为害怕朱滔的迫害,蔡廷玉竟投水而死,这个人可是朱泚的得力助手啊。

朱泚入朝后立了不少军功,逐渐成为朝廷倚重的西北大将,他被朝廷拜为门下侍中,已经是荣誉宰相了,朝廷一时疏忽大意,只记得迎合朱滔,竟然逼死了朱泚的助手蔡廷玉,该如何跟朱泚解释这个误会呢?卢杞立即上奏说:“御史台办事不当,宣传工作没做好,结果闹出人命来,恐怕朱泚会因此怀疑朝廷,请三司会审殿中侍御史郑詹以澄清误会。另外,殿中侍御史是御史大夫的下属,郑詹犯下这样的大错,作为御史大夫的严郢一样有过失,所以严郢也应当接受审讯。”前文提过,三司会审就是由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个机构联合审讯,而这次被联合审讯的对象,竟然有两位都是御史台的要员,尤其严郢还是御史台的长官。

殿中侍御史郑詹跟新任宰相张镒是好朋友。郑詹经常在中午闲暇之时去宰相办公的政事堂找张镒聊天,他在接受三司会审时也没有例外,郑詹心中苦闷,来得比平时更勤快。每次郑詹过来,同在政事堂午休的卢杞都假装睡觉。有一天,假睡的卢杞等郑詹过来后,忽然打了个哈欠从休息的榻上爬了起来,然后揉着眼睛去找张镒。郑詹讨厌卢杞,不想跟他打照面,就躲到一边,卢杞装作不知道郑詹的存在,故意跟张镒大谈特谈国家机密大事,因为有郑詹在,张镒怕泄漏风声,不得不硬着头皮打断唾沫横飞的卢杞说:“郑侍御史还在这里呢。”意思是叫他不要再说了。

卢杞就等着张镒这句话,他故作惊讶道:“我刚才跟你说的,是不能让宰相以外的官员听到的机密。”于是卢杞又上奏郑詹偷听国家机密,应当判处死刑。三司关于郑詹逼死蔡廷玉的会审结果还没出来,郑詹就因偷听国家机密被处死了。郑詹的上司御史台的长官严郢也受到了连累,郑詹被判处死刑后,严郢也被降为费州刺史。可惜严郢在当时也是一位风云人物,却被卢杞利用之后又被卢杞打击,就这样退下了历史的大舞台。

卢杞把严郢送到了遥远的鬼不下蛋的蛮荒之地做刺史,总算拔掉了眼里的一颗大钉子。不多久,卢龙节度留后朱滔阴谋叛乱,皇帝立即撤了朱泚的军权,朱泚被撤时正在凤翔节度使任上,朱泚被撤掉,凤翔就没有节度使了,皇帝得另找一位能人出任凤翔节度。

因为新任宰相张镒忠贞耿直,颇得皇帝信任,卢杞把张镒也视为眼中钉,拔掉严郢后就一直在寻找机会再拔掉张镒,为了独揽宰相大权,卢杞就想把张镒挤到凤翔去做节度使,他上奏皇帝说:“朱泚名望尊崇,他麾下的凤翔将校爵位都相当高,不是宰相级别的重臣,只怕难以镇住他们,臣请皇上派臣去做这个凤翔节度使。”皇帝还没来得及发话,卢杞又连珠炮般地接着说道:“臣知道陛下觉得臣相貌太差,恐怕凤翔三军难以服臣,陛下真是神机妙算。”

皇帝还真有点儿觉得卢杞长得太丑怕他难以服众,被卢杞说中心事,皇帝不自觉就看向另一位老帅哥宰相张镒,皇帝朝张镒发话道:“爱卿才兼文武、名重中外!依朕看再也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张镒本是开元年间的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的儿子,在老爹的熏陶之下,他还真懂点儿军事知识,张镒就这样去凤翔做了节度使,被卢杞排挤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