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3)

恰在此时,河北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死,李宝臣临终前奏请朝廷加封他儿子李惟岳为成德节度使,皇帝正想励精图治,锐意削藩,当然不可能让他们父死子袭,朝廷下诏任命李宝臣的部下张孝忠为成德节度使,并且要给李宝臣举行隆重的国葬,命令李惟岳护送他老爹的灵柩入朝。朝廷任命的这位成德节度使张孝忠原名张阿劳,此人跟李宝臣一样都是奚族胡人,张孝忠曾经跟李宝臣一起参与安史叛乱,安史之乱结束时又跟随李宝臣降唐,朝廷给他赐名孝忠。李宝臣晚年猜忌心重,担心自己死后儿子镇不住这些部下,所以他一口气杀了一串大将军,张孝忠本来是这该死的黑名单里的头一位,但他出镇在外,李宝臣鞭长莫及,就好言安慰张孝忠的哥哥张孝节,并派他去传令张孝忠回来见他议事,张孝忠当然不愿回去送死。张孝节害怕弟弟不回去,自己完不成使命会被李宝臣干掉,不断哀求。张孝忠说:“我要是跟你回去了,咱们兄弟都得死。我不回去,节度使也不敢杀你。你代我告诉节度使,孝忠怕死,就像他不敢入朝见驾一样,孝忠一样不敢去见他,但是孝忠也不敢背叛他。”因为张孝忠被李宝臣如此猜忌,其心已离,而且他为人也相对正直,所以他被朝廷选中接掌成德军权。

李惟岳见朝廷不让他当节度使,干脆举起了叛乱的旗帜,已经日薄西山的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还有血气方刚的魏博节度使田悦都积极响应李惟岳。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今天不支持李惟岳,明天就轮到自己被别人取代了。特别是李正己,他现在是活一天赚一天,淄青节度使的继承问题已经迫在眉捷、刻不容缓。

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夕,到处磨刀霍霍,一场削藩大战即将开幕。

在这样微妙的时刻,已经卸了军权的张光晟绝对不怕得罪魏博节度使田悦。

清晨,京兆尹衙门的几个衙役拄着水火棍站在门口,懒洋洋正打着哈欠。忽然一个约莫五十上下、穿着一身休闲服、身材魁梧面目清秀的男人走到鸣冤鼓前,双手抓起鼓槌,“咚咚咚”的将那鸣冤鼓敲得震天响,隔着几条街都能听到。几个衙役猛然听到鼓声,惊得心脏都差点跳停了,一个脾气不好的已经大声叫嚷起来,“你别把鼓敲烂了,又不是军鼓,敲得这么恐怖干嘛。”

张光晟放下鼓槌,大声道:“我要告状!”

那衙役骂骂咧咧道:“你有冤不会去长安、万年县衙吗?你长眼睛没有,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居然跑到这里来乱敲!”

光晟冷笑道:“难道这面鸣冤鼓只是装饰用的?”

如果是长安县衙、万年县衙处理不了的案子,就会被转到京兆尹衙门来。京兆尹衙门前虽然也有鸣冤鼓,长年累月却没有人敲过,也难怪那个衙役会发飙。长年不鸣的鼓突然被人敲响,而且声音惊人,京兆尹严郢压下手里的文案,急急吩咐升堂,衙役门亮出“肃静”“威武”的牌子,严郢在众人簇拥下坐到大堂上,他朝衙门外望了一眼,天才刚刚亮,平日冷冷清清的衙门口,还不到一炷香时间,已经聚集了不知多少看热闹的市民。

第二十一章 自从干戈动 [本章字数:2491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13 12:37:06.0]

严郢吩咐传鸣冤者上堂,光晟被两个衙役带到堂上,他低头给严郢行了一个礼,却没有跪下。严郢目光如电,扫了光晟一眼,心中暗暗纳罕。一个判官开口问道:“鸣冤者何人?”

“在下张光晟。”

严郢一愣,问道:“金吾卫大将军张光晟?”

光晟点头道:“正是。”皇帝虽已征召光晟为金吾卫大将军,但光晟还未上任,严郢却在一听到他的名字就问出这么一句,可见光晟在振武杀回纥突董等人之事在朝中引起的风波也不算小。许多看热闹的人听到告状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