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张维岳拍拍掌,吩咐道:“送他们两个上路。”
“你,”白玉咬牙切齿道:“张维岳,你趁乱弄权,绝对不会有好下场的。我听说朝廷已任命郭大将军为朔方行营节度使,郭大将军已经到了河中,很快就会赶到汾州来,你休想拥兵自重!”
“这个不用你提醒,就要上路了,你还是多操心操心九泉之下的仆固玚怎么报复你吧。”张维岳催促道:“别让他们废话了,动手吧。”一名刀斧手手起刀落,寒光连闪,焦晖、白玉也跟着仆固玚去找阎罗王报了到。
张维岳叫人掩埋掉焦晖、白玉的尸体,然后将仆固玚的头颅砍下来,处理包装好了,再动笔给郭子仪写了一封洋洋洒洒数千言的书信,描述自己如何对朝廷忠心耿耿、如何不愿跟仆固玚同流合污造反、如何冒险袭杀了仆固玚等等英勇事迹。张维岳得意地放下笔,吹吹纸上未干的墨迹,仔仔细细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书信内容,咧嘴笑道:“嘿,今天才发现老子的文章居然也写得这么好看。”张维岳封好书信,叫一个心腹给他把书信连同仆固玚的头颅一起送到河中郭子仪那里去。
郭子仪接到书信,派了一个叫卢谅的判官去汾州调查,卢谅到汾州,张维岳给他送了许多厚礼,卢谅虽然发现了真实情况,但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既然得了这么多好处,反正当事人都死了,于是卢谅就昩着良心证实了张维岳的言论。郭子仪就上奏朝廷仆固玚已被他的属下张维岳所杀,并将仆固玚的头颅和奏章一起送往京师。
仆固怀恩回朔方前,为了防备朔方守将浑释之造他的反,他先叫一个亲兵拿着令箭在前面开路去通知朔方节度府总部的灵州守将浑释之说:副元帅已率领全体朔方军归镇,浑释之见令赶紧准备迎接事宜!那个亲兵才出发一个时辰,仆固怀恩就带着几百个部下也风驰电掣般往朔方而去。
灵州守将浑释之听到朔方军即将归镇的消息,他将信将疑道:“仆固怀恩把军队调出去这么久,明明是要造反,怎么会老老实实归来呢?别是在太原受了挫折,败逃回来的吧?”如果仆固怀恩是在太原打了败仗逃回来的话,自己把他接进朔方,那就只有跟着他造反一条路可走了,否则,仆固怀恩一定会对自己下黑手,无论自己做何选择,那都是自掘坟墓!浑释之这样想着,就打算闭城紧守,在真相不明之前,绝不能放仆固怀恩入城。
浑释之的外甥张韶规劝舅父说:“说不定是仆固怀恩想通了,翻然悔悟呢。他带着军队归镇,舅舅怎么能不接纳他呢?”浑释之听了就有点动摇,犹疑不决间,仆固怀恩已经在约定的时间之前赶到了灵州,进了城,浑释之听到信息,赶去迎接时,发现仆固怀恩身后只有三百多人跟随着,五万军队都不知去了哪里,浑释之情知不妙,心中暗暗叫苦,可是仆固怀恩已经进了节度使院,他只能徒唤奈何了。
不多久,仆固怀恩就发现浑释之有阳奉阴违的嫌疑,他秘密叫人把张韶带到使院,逼问道:“我来灵州前,浑释之可说过什么?”
张韶吓了一跳,立即摇头道:“舅舅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
仆固怀恩沉下脸,喝道:“他什么也没说,你这样做贼心虚干什么?”
张韶浑身一颤,支支吾吾道:“没,没有……”
仆固怀恩懒得跟他啰嗦,叫人拉下去大棍伺候,仆固怀恩坐在堂上,听着张韶先是惨叫后来告饶再后来就只会哼哼,怀恩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叫人把他带上堂来,张韶趴在地上,像一滩烂泥。仆固怀恩哼了一声,问道:“你再仔细想想,浑释之可曾说过什么?我的耐心有限,没那么多功夫陪着你躲猫猫。”
张韶撑着地面,仰起脸,迟疑道:“舅舅怀疑明公打了败仗,不想放明公进城,是我劝他,他才没有关闭城门的……我对明公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