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4 / 5)

思结进明是左兵马使,他一发怒,立刻带起一股旋风,众人纷纷跟着起哄,像炸了锅一样,一个军官大声叫道:“这样的昏官,怎么能够统领河东?别把河东葬送在他手里了!弟兄们,一起上啊,把他干掉,为国家除害!”

邓景山脸色煞白,喝道:“我是皇上任命的节度使,你们这是犯上作乱!”

众人迟疑着,依然有几个鲁莽的还在往前冲,斜刺里一个军官拿着剑迅速冲到公案前,正是那位建议用财物来抵死罪的军官,这家伙大概颇读了点书,蛮有心计,他大声喊道:“一起上啊,弟兄们,法不责众,皇上难道能把整个河东节度府的军官都处死不成?一、二、三,杀啊!”众人乱哄哄一拥而上,紧接着就是一声惨叫。

看着一窝蜂围在公案前的军官们,张光晟和思结进明面面相觑,思结进明苦笑一下,他原本提议张光晟驱逐邓景山,遭到张光晟的反对,结果倒好,邓景山居然被大伙儿干掉了,这可比把他逐出河东更严重。真不知道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第十四章 骑虎已难下 [本章字数:2443 最新更新时间:2013-10-21 14:11:01.0]

“能干”的邓景山的行为引起公愤,终于被河东节度府众军官杀掉,邓景山一死,众军官又面临着另一个难题:这个人可是朝廷派来的节度使啊,把他干掉了,怎么向朝廷交待呢?

围着公案的军官们退了开来,邓景山不知被刺了几刀几剑,血溅公案,死得相当惨。张光晟和思结进明勉强鎮定心神,吩咐几个士卒过来清理公堂。

张光晟几步走到作乱的众军官面前,大声道:“河东是国家的门户,外抗戎狄,内平叛乱,河东军就是国家的长城!我们不能自己毁了自己的荣耀,更不能因为杀了一个昏庸无能的节度使就去做贼!”

众人纷纷点头说:“张将军说得对呀。”

“张将军,思结将军,河东不能无帅,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李竭忠这么一问,众人又喧哗起来。

一个军官排众而出,正是以“法不责众”的谬论引诱众人干掉邓景山的那位,名字叫做李思义,其实他原本姓安,是前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族弟,安禄山发动兵变,因为安思顺名义上是安禄山的堂弟,竟然因此而受株连,被皇帝冤杀掉了,安思义惊惧之下,干脆投靠了安禄山,贼将史思明命他镇守井陉口,前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军下井陉击贼,因为史思明不得人心,安思义竟被自己的部下抓了献给李光弼,于是他又顺势投降了李光弼。

李光弼麾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安重璋,他上书皇帝说,安禄山祸乱天下,臣耻与逆贼同宗。安重璋请求改姓。皇帝就让他改国姓李,赐名抱玉,于是这个家族的人都跟着李抱玉改姓李了。皇帝又下敕天下,说他也不喜欢听到“安”这个姓氏,于是姓安的人都纷纷改姓,安思义跟着这股改姓之风,就变成了李思义。他先是跟着李光弼镇守河东,相州兵败后,宦官鱼朝恩中伤郭子仪,指责他丢盔弃甲率军先逃,朝廷因此剥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军权,命李光弼代领朔方军,又命王思礼为河东节度使,李思义就被留在了河东。

李思义越众而出,大声说:“河东是国家的军事重镇,不可一日无帅,为今之计,应当上书朝廷,推举河东节度府里面德高望重之士来统领河东,这样才能够服众,也可以免除种种隐患。”众人大声称是,李思义又说:“我推举左兵马使思结进明为河东之首,大家意下如何?”

思结进明可说是众军官怒杀邓景山的引火线,如果让他出任节度使,自然不能再惩罚这些犯上作乱的军官们。李思义才一提议,众人立即响应。

思结进明惊慌失措,说:“我是个粗人,没读过几本书,斗大的字才认识一箩筐,怎么能担当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