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顾忌,若非自己派秋水前去,等俞老夫人到了清修观门口,听到的小道童的一番说辞,不知会用何等目光看她。

云枝想,她本以为俞寻之总归有一些分寸。而今看来,他是彻头彻尾的疯子。

素手展开书信,只见上面写着“暂如你所愿”。

这便是撤掉了小道童的拦路。

可一个“暂”字,直让云枝的心七上八下。

她摸不透俞寻之的心思,唯恐他会做出惊人之举。

后半段路途,俞老夫人突然喊停,她下了轿子。其余人见状也纷纷掀开帘子走出。

俞老夫人弃轿子而上山,没一会儿就额头沁汗。俞三爷开口相劝,说山路坎坷难走,还是坐轿子去罢。

俞老夫人带着全家上山,并非是出于对俞寻之的看重。她不过是因为丧夫以后,对子孙产生了不信任之感。俞老爷子身为一家之主,他有了不好,这些孩子们尚且你推我,我推他,不愿意去祈福。倘若换了她,是不是更没有人理会。

俞老夫人要借着对俞寻之的看重来告诉众人,她不会让孝顺的孩子白受委屈,会将俞寻之曾经受过的苦楚全都弥补回来。

可走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俞老夫人累的气喘吁吁,双腿发酸,胸中涌出对俞寻之的怜意。

她只是走了一小段路途,已经疲惫至此,可俞寻之要走整整五年,而且一次抱怨都没向家中说过。

俞老夫人坚持不坐轿,她走走停停,耗费了许多时辰才上了清修观。

众人出发时,天色尚早。待到了清修观时,已是漆黑一片。

云枝轻轻抬眸,看向小道童,见他姿态恭敬,没说出什么惊人的话,得知了俞老夫人的身份后,称俞寻之确实在观中,请他出来和众人见面。

小道童抱来一把藤椅,让俞老夫人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