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子意识到不妥后,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从小教养的太子优秀向来是最为让康熙值得骄傲的,这才让人走了。

然后想到,先前选的几个侍妾太子不召人,应是长得不够好看的缘故。

太子方才也意识到行为的不妥了,康熙便大手一挥,又送了几个侍妾格格过去。

这回的长相还都是各有千秋的出挑美人。

回到毓庆宫的书房之后,太子的脸色完全阴沉了下来。

面无表情得有些渗人,额头的青筋微微鼓起,黑黝黝仿佛照不进光的凤眼,透着一股阴沉森冷,丝毫不见平时的温润如玉。

更像是派出来的恶鬼只是披着温润假面,那颗心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满是黑泥。

外头有人汇报,“讲。”

听清楚什么内容后,与渗人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的温和的声音,“照例将人都安置在端本宫吧。”

他不看都知道,皇阿玛那边刚让人送过来的侍妾都会比先前的样貌要出挑。

表明提醒他不能有偏爱,要知道雨露均沾,也不能沉迷于女色。

即便那年皇阿玛病重,他赶到之后没有如上辈子那样,而是表现得极为悲痛担忧。

风尘仆仆的也没有收拾,硬是清瘦了一圈,就这么去见皇阿玛,做足了孝子模样。

父子的关系也一直都没有因为那件事让皇阿玛落了芥蒂,据说一直芥蒂了多年,也是会废他的主要原因。

可这次没有那所谓的落下芥蒂,到了这时,皇阿玛的举动,已经下意识的在防范着了。

只是见他和太子妃感情和睦的苗头。

之后便是下意识的,看似是为了补偿,实则就是不乐见,他与太子妃在成婚前便有了感情基础,成婚后感情太好。

早早的生下嫡子,太子的位置会因为嫡太孙的出现越发的稳固。

因为现在风评赞赏都好的太子现在就缺一个嫡子,地位就稳固难以动摇了。

固然当年,有皇玛娒国丧才推迟了太子妃落定,可三弟四弟却都能极为快的敲定。

是真如别人说的。

因为皇阿玛太看重太子,所以才在太子妃人选上,比其他皇子的嫡福晋都要慎重,更加的深思熟虑,甚至就连人都要从小派嬷嬷去培养。

给他定的太子妃,培养出来的无论是长相性格行为处事却不是他所喜欢的。

培养出来只需要对皇阿玛孝顺贤淑作为模范在前,又与太子感情疏离淡漠这样的太子妃,才能是皇阿玛所满意的好儿媳吗?

66 · 第 66 章

康熙送了几个过去之后,要是别的时候,也没这么立马就关心太子有没有召人的事。

只是刚先前提点了太子,自然是要看太子有没有放进心的,免得这仍是那个样,就实在不像话了。

婚期还有几个月,这要是一点不找人,康熙都要考虑这太子妃还没有和太子完婚,就已经对太子产生影响如此大了。

亦或者是对他送的人都不满意,不满意的是人还是别的。

经过之前皇阿玛偏宠董鄂妃这样的童年经历,康熙在这事上就是相当忌讳。

仿佛较劲一般,势必是要让自己不能像当初的皇阿玛一样,如此的不理智,更因此没能满汉之间的矛盾,独留下皇祖母与年幼的他面对这不稳的一切。

不过只是一个敬献上来期待能改善处境的特殊礼物。

一直都是对后宫雨露均沾,端水大师,没有哪个是真的如前面的宠妃那样的。

对孩子们,康熙也大多还是能端得了水的,也就是在皇子们之间,除了太子较为看重投注了很多心思,但对其他皇子们也不是不闻不问的,在培养成才方面也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