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后旨意一下来,礼部就忙疯了。

其实按着之前封后,这封后大典的一些繁琐规格仪制,都有参考先例。

不是没有先例的,结果,按着之前主要的来,比照着孝昭皇后的来,稍微改一些就可以整理成折子呈递给皇上了。

按理说虽然同为继后,但是这有先后,按理说还是不要越过的,但想到皇上对皇后的看重,还是不搞这些了。

本以为很顺利的礼部,折子被打回了。

礼部:啊?

然后梁公公隐晦提醒,皇上好不容易要再立皇后,这先前的,未免就有些够不上了。

礼部想想也是,后位都空悬快十年了,大喜事嘛,那是得隆重一些的。

但这后位空悬,咱也不是没跟皇上提过后位空悬已久的事,您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坤宁宫都让您给用作祭祀场所了。

好,再加一下。

信心满满,重新出发。

继续打回。

礼部再……

打回。

再……

打回。

破罐子破摔,这都比着赫舍里皇后的当年的大婚来了。

打回。

如此反复来回,短短几天礼部的大臣们人都老了几岁似的。

别说极限拉扯了。

礼部:皇上您要不直接说吧,给个章程吧。

有先例,也跟没有似的,一点没用!

毫无参考价值,在几次打回来之后,这是礼部得出来的总结。

就连皇后金宝,这个最常规的,是由礼部依据成例奏报给皇上。

再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给皇上御览。

等皇上钦定后,再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内务府官一同在造办处,祭炉监造。

皇后金宝可以先打造,反正制作印样就是有明确的要求的,再怎么也不能变出其他花样超出什么规格了。

这个重中之重的,居然省了。

礼部:嗯?!

等会儿?皇后金印是能省的吗?!

哦,皇上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打造皇后的金册就可以了。

礼部:……

什么时候的事,铸印局官和内务府官这么重要的事都绕开,背着礼部了?!?

内务府就算不用在皇后金印上监造的活计,也依旧很忙,是能和礼部一样忙疯了。

晓是已经提前开始准备了,那钦天监选定的吉日,还是时间紧的很啊。

都不敢想这要是没提前在准备了,现在能忙成什么样,一个人得分三个用都不够用的。

定吉日的钦天监:其实咱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但就是爱找我们择吉,挑的日子还得会灵活变动,怎么灵活变动都得看上头行事啊。

就连的坤宁宫也需要重新修缮一遍。

因为之前孝昭皇后薨世后,坤宁宫就被皇上吩咐用作祭祀之处了。

虽然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但毕竟也没有皇后吧,这坤宁宫不就空了下来,祭祀也是很重要隆重的,用坤宁宫作为平时举行祭祀的地方,倒也是可以算是对祭祀的看重吧。

现在有了皇后,总不能让皇后反而自降身份跟妃嫔们住东西六宫吧。

坤宁宫所在的位置上,可是和乾清宫是相对应的宫殿,前有乾清门,后有坤宁门,出了这里,外面才是东西六宫的布局。

那皇后的住所坤宁宫可就得重新修缮了一番了。

这后宫更是不免愁云一片,这后位自从孝昭皇后薨世之后就空悬了。

即便佟佳皇贵妃是代掌后宫事务,但到底不是皇后,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管理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