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你二人月内新婚,我?还未送贺礼。”不等两个小?辈再?有应对,他又忽道。

“初九那日,世叔亲至, 已送了贺礼。”崔珏便回。

“他那算什么!”松句起身,“他是?他, 我?是?我?, 他送的就?当我?的?”

他命:“你二人随我?来。”

说着,他向东侧过去。

崔珏仍不收敛对夫人的维护, 亲手?扶她起身, 才一同跟在太公身后。

东面是?书房,当地放着一张朴素长案。

纪明遥在书架旁站定, 看松先生亲手?挑了一卷纸,裁成?匾额大小?,铺在案上。

崔珏已熟练地接水磨墨, 在旁侍奉太公笔墨。

松句蘸笔,沉吟片刻,挥笔写就?四个大字:

“贤夫佳妇”。

他写下落款, 搁笔, 看了看字, 平淡的语气?中略有惋惜:“虽有陛下明令,却难以禁得住人心。我?于文林中略有声望, 有此四字相?送,在朝读书人或可?多信你二人之清白。”

“多谢太公!”

一瞬间?,仿佛有什么沉重的负担从纪明遥肩上移开?了,让她倍感轻松。

她心甘情愿地蹲福行礼。

是?,虽有皇帝金口玉言,不许京中朝中诋毁谣诼崔家与安国公府的婚事,可?即便不说出口,那些似有似无的暧昧目光,高低起伏的含糊叹息,又哪里比言语隐晦多少?

只不过,旁人不敢直说,她也乐得装傻。

何况安国公府在勋贵集团中素来强硬,交际场上略知轻重的人便不会放肆。而过于无礼、尤其敢于在纪明达面前过分的女眷,下一次便不会出现在安国公府的人眼前了。

可?崔家的亲友与安国公府的交际圈几乎不重合。

文臣清流高官看着崔珏长大,不会怀疑他的人品清名。那,对婚事的质疑会落在谁身上?

自然只有她。

崔家现官位不高,崔珏又是?小?辈,将来,一但,万一,若因此事与诸长辈夫人起不快,崔珏会陷入两难,而她只会更?难。

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松太公一样直言相?问,相?信她的清白。

也因是?要给她作保,所以太公才只问她,不许崔珏回答。

有此一匾,从今之后,她都不需再?为此忧心了。

以松太公的名望、地位,足以让朝中所有文臣心服。

崔珏亦甚有感触。

他不悔应下安国公府的换亲之求。

但如今的他,尚还不能独身护住夫人免受损毁。

“起来罢,起来。”松句笑问崔珏,“怎么不去扶你媳妇了?”

“这便去。”崔珏应下了太公的打趣。

“真是?……”松句看得高兴,“我?看这亲事换得挺好!”

这两个孩子,合该有这段缘分。

“纪氏,”他问,“你家中长辈都如何称呼你?”

“家中老太太和老爷多唤我?是?‘二丫头’,或‘二姑娘’,”纪明遥走上前去,笑回道,“太太则大多只叫我?的名字,‘明遥’。”

“明遥。纪明遥。”松句重复两遍,笑问,“你这一辈都从‘明’?”

“是?,姊妹兄弟都从‘明’字。”

行至案旁,纪明遥不禁细看这功力雄浑深厚,笔法天成?自然的“贤夫佳妇”四个字。

老天,什么时候她的字才能写成?这样!

挂上,回家就?挂上!

她回去就?写信和宝庆姐姐炫耀哈哈哈哈!!

松句毫不在意纪明遥的一心两用,又笑说:“崔珏和他兄长的字都是?我?给取的。他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