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伯樊也早在临苏跟官员打交道之时就见识颇多了,但依常伯樊对那位天子的浅见,那位天子怕是极为厌烦那等装腔作势之举,只有那箭中靶心的言词才能稍稍打动他些许,让他静下心来听人说话罢?
但凡换一个人,哪怕是身边的极为亲近的亲信掌柜,常伯樊也不会擅自行轻言点醒他人之事,他只会静默旁观,静待下文,但妻兄到底不比旁人,是苑娘亲兄长不说,且对他也尽心尽力了,是以常伯樊只迟疑了片刻,便低声把他妄测今上性子的结论跟妻兄说了。
语毕,他又低声多道了一句:“依伯樊浅见,但凡于国于民有利和事实相符的话,皇帝陛下都能听我慢慢说来,但那无关紧要的事,伯樊发觉倘若我多说一句哪怕是敷衍半个字,陛下都能分辨出来面露不耐,那触觉之敏锐,是伯樊以前所未见过的。”
闻言,苏居甫一怔,良久后,他轻叹了一口气,道:“我虽然考中了举子,但也只面过一次圣,还是远远在殿外站着,连圣上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过,但陛下的圣名,我早已有所耳闻。”
“你说的话,”苏居甫朝妹夫点点头,“我听明白了,你只管放心,要是我这次也能进去,我不会举止浮夸的。”
“兄长过谦了。”常伯樊忙抬手回道。
“我究竟是什么人,我心里有数。”苏居甫朝他摇摇头,点了点自己的额头,示意妹夫他不是不清醒之人,他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他乃官府中人,行的是官府之举,官场当中绝出不了任何一个出淤泥而不染之人,就算是民间传有也是美化得来,苏居甫身为局中人,很是清楚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同化之处是为何物。
倘若有朝一日他能升至金銮殿议*政,苏居甫自认不会比此时就在金銮殿中那些面对皇帝陛下或敷衍或沉默的诸位大臣高明几许哪怕他如今尚只是一介小典使,只管着些许事和一些人的命运,只身在这个位置上,他也已有许多的不能说与不得已。
“放心好了,为兄明白。”见妹夫似是惭愧不安,这厢心思如铁石压心般沉重的苏居甫到底是笑了,道:“到时候陛下问什么我就答什么罢,掉脑袋就掉脑袋,反正到时还有你陪着我,苑娘到时候哭丧也只需哭一场就能了事。”
他这妻兄一放浪就开始百无禁忌了,常伯樊都有些后悔他刚才所出之言了,闻声连连朝妻兄拱手告罪苦笑道:“是伯樊的错,兄长莫说了,我与苑娘还要一道长命百岁的。”
他可是想与他妻儿一道好好活下去的。
第 262 章
苏居甫立马自掌嘴, 轻拍了嘴巴一记,“是了是了,这大好的日子为兄也不知道说点吉利话, 为兄之错, 为兄之错。”
常伯樊也不甚在意这些个,闻言一笑带过,挥手请妻兄入座后,与妻兄低声商量后面种种情况的应对之事来。
常当家是个万事喜欢做在前头的, 苏居甫亦如是,凡事喜欢多做准备多琢磨,郎舅俩人这一点极其相似, 便你一句带我一句把能想到的种种可能皆拿出来说了几句, 这一番话赶话的谈话下来, 两人虽碍于地方不对没在话语当中一一把话道明, 但还是通过心领神会就许多事情达成了共识。
这厢门口放哨的兵卫只听门内嗡嗡声不停, 跟苍绳萦绕于耳似地挥之不去, 其中一人趋大风迎面吹来的间隙, 趋势偏头往门内那边看了看, 瞟了一眼堂内之人。
副将看好的人怎生跟八婆一样地碎嘴,这嘴巴打副将一走就没停过, 小兵暗中哼嗤了一声,随即回过头去挺起胸, 目不斜视气宇轩昂精神百振手持长矛站岗。
两人说着话, 也不觉时间难捱, 中途还吃过兵将送过来的都尉府伙食, 满满一海碗的炊饼, 常当家中途歇了半盏茶方把一碗送进了肚中, 苏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