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怡。”乐国荣急了,这傻孩子知不知道这个机会有多难得,大不了请假。
乐怡眼珠溜溜的转,冲他使了个眼色,“爸,你听我说,住在农村却不干农活,这叫不务正业,村民会有意见投诉的,如果供销社出个证明,招我妈当临时工,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乐国荣精神一震,他怎么就没想到呢?他果然没有女儿聪明。
虽然是临时工,但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有各种福利票券,比上工强多了,时间长了说不定能转正。
多好的事啊。
最重要的是,妻子能昂首挺胸,风风光光的活着,再也没人说三道四。
他越想越兴奋,“对对对,小怡说的对。”
吴小青想通了关键点,整个人都激动起来,眼巴巴的看着经理。
经理摇了摇头,神色很为难,“这不行,我们没有临时工的名额。”
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他没有资格增添新的岗位。
乐国荣夫妻俩如一盆冷水浇下来,失望透顶。
一朝天堂,一朝打回原形,心理落差让他们难受极了。
乐怡也有点失望,但这不是她的最终目的。
先提个很难的,再退而求其次,通常都能谈下来。
“那就计件吧,能做多少是多少,做一件算一件的钱,我们都是为公家着想的好农民,决不占供销社的便宜。”
她说的特别正气凛然,俨然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乖孩子。
“这……”经理犹豫了,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似乎没有什么大毛病。
人家小姑娘的觉悟挺高,应该是父母教的好,本身品行也好。
“经理,我们也是为人民服务。”乐怡笑的很可爱,“您也不用负担一个临时工,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绝不麻烦您。”
她都说到这种地步了,方茹心软的一塌糊涂,多好的小姑娘。
“舅舅,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我们只要把好验收这一关,多省心啊。”
经理终于被说动了,“那行吧,质量一定要保证。”
这东西看着简单,但一般人做不了,光是这萌哒哒的刺绣图案,就难倒大部分人。
“那当然。”吴小青满口答应下来,她也盼着长长久久的做下去。
最后商定,大包三分,小包一分,发饰五厘。
这价格订的很低,但吴小青算了算,自家不吃亏。
发饰最不赚钱,但量大,薄利多销,能细水长流。
发饰挺简单的,做熟了一天能做两百个,那就是一块钱,一个月也有三十块钱,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那就一周交一次货,县供销社能消耗多少量?”
“多少都行。”经理早就想好了,要是不多就自家卖,多的话就发到各个公社供销社卖,再多能给其他县供销社供货啊。
乐怡笑容灿烂,眉眼弯弯,这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县城的临时工太金贵,他们够不着,但计件制最有利的方案,一家人都可以帮忙,又自由,没有管束。
一个月赚个四五十,也不是很难。
吴小青主动叫住萧清平,分了一部分材料给他,“小萧,你也会做,一起干吧,但不要影响学习啊。”
萧清平既惊讶又感动,“婶婶。”
这样的好事还能想到自己,没把他当外人。
吴小青神色温柔,“多赚点钱买好吃的,多补补身体,别舍不得吃喝,医疗不如食疗,吃的好身体就好。”
又不影响自家的收益,又能搞好两家的关系,还能帮助别人,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这番话说萧清平眼眶都红了,感受到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