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佩罗这边则拿出英格兰曾在66年世界杯打败德国的经典442应战前锋中场喂饼组合,锋线上鲁尼和迪福一高一快搭配,面对控球很强的德国队,主打一个防守反击,利用鲁尼的技术和速度来突破防线。

淘汰赛阶段,双方更注重防守,都加强了中后场的逼抢,因此在进攻中,传接球失误不少。

而德国这边的中前场,因为有阿莱坐镇,再加上诺伊尔在球门前呆不住,时不时还会果断出击,所以德国这边反击速度很快,进球的机会很快到来。

第20分钟,诺伊尔大脚开出球门球,摆脱厄普森防守的克洛泽11码处铲射。

1:0!

克洛泽用进球完成自我救赎!

有了强力中锋顶在前面,攻势简直比德芙还要丝滑,第32分钟,阿莱用不停球,和克洛泽完成一波连续传球配合,将球传给穆勒,穆勒禁区边缘斜传,波多尔斯基禁区左侧小角度低射破门。

2:0!

射失点球的波多尔斯基完成救赎*2!

落后的英格兰没有被打乱阵脚,反而坚定不移地加强防守反击,第37分钟,杰拉德右路角球传中,厄普森摆脱博阿滕,小禁区边缘头球前点。

1:2!

17分钟不到双方连灌3球,进攻节奏快到球迷目瞪口呆,英格兰人的反扑愈发凶猛,一分钟后,兰帕德禁区弧内挑过诺伊尔。

“英格兰队米尔纳,迪福转身,还有机会,吊门!球进了!”

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球速很快,下坠并不明显,越过诺伊尔高高挥起的手臂,非常直接的冲着横梁而去,然后打中横梁,弹地而出。

诺伊尔反应比脑子还快,一把将球抱在怀里。

场边的卡佩拉握紧双拳,兴奋地开始庆祝,然而因为球速太快,当值主裁判和边裁都没有看清楚,主裁判凭借经验判断进球无效,没有吹响进球哨。

“电视录像已经证明球进了,我的第一反应,也是球弹过了门线,但是这个进球在法理上来讲是无效的……”

电视转播镜头很清晰,皮球已经越过球门线半米,央视演播室里,解说员贺炜和嘉宾李指导面面相觑。

场上的兰帕德不可置信地双手抱头,此时的英格兰人,和66年世界杯决赛的德国人那样,已经接近崩溃边缘。

阿莱目睹了一切,心里还很唏嘘,同情归同情,他肯定不能屁颠屁颠地跑去和主裁判说,你们判错了,兰帕德其实进球了。

这球明显是裁判的锅。

没有这场门线冤案,FIFA那些老古董也不会下定决心使用电脑门线技术,提高科技对于判罚的辅助,促进足球的改革和进步……

所以阿莱只能感叹一句。

因果循环……

看台上的英格兰球迷发出了不满的吼声,“这球都进了一公里了!”

“裁判的眼睛是瞎了吗?”

“*&@#!!”

比赛在现场英格兰球迷骂声震天的氛围中继续,1分钟后,阿莱得到机会传出好球,波多尔斯基在30码处,左脚劲射擦右侧立柱偏出。

半场补时,鲁尼突入禁区右侧在弗雷德里希防守下摔倒,裁判没有判罚,助理教练贝克汉姆在通道入口鼓励退场的队友。

德意志因为有阿莱这个关键的衔接,变成了“德技术意志”,要防守强度有强度,要传球技术有技术,要边路突破速度有速度,下半场的可怕性比上半场提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英格兰这边因为“门线冤案”,大举进攻两翼齐飞,攻击点基本全在覆盖全场的双德这边。

比赛67分钟,兰帕德任意球射门打中人墙,德国抓住机会快速偷袭形成3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