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问完,便有人送来一封新的军报,在满篇诉苦废话里夹了一小段有用的,说黄望乡已率叛军连破三城,在三水城登基了。
高林看得脸都发白,倒不是白别的,而是白此地驻军的废物程度,哪怕是戳几个机关桩子立在城墙上,也能随便扫退几伙叛军吧?从华平野收到消息到现在,一共才过了几天,怎么黄望乡就从领头暴民一路冲着龙椅去了。在大琰主帅抵达翠裘城的第一天送来这种鬼消息,简直像是精细掐着时间算出的好日子。
梁戍问:“这一带的驻军共多少人?”
“也是五万。”高林道,“由吕象在管,王爷应当还记得,他是吕大人的侄儿。”
满朝文武都知道,吕大人隔三差五就要去皇帝面前谏王爷,从西北大营到梦都王城的骁王府,芝麻绿豆大的毛病都要挑出来写个百八千字痛批,连天子本人也极为头疼,又碍着三朝元老的身份,不好直接驳他面子,免得哪天真的撞了大殿,自己还得凭空多担一个“气死忠臣”的罪名。而梁戍对白胡子老头的病根,差不多也是从这里落下的。
大琰各地驻军的首领,要么出自西北大营,要么出自东北大营,唯有吕象例外,他出身贵族世家,先是当了两年御林军,后来因天下不稳,各地驻军都缺人,先帝便以身作则,削减了一批身边亲信,吕象也是在那时,顺理成章前往地方任职。
简言之,是个没怎么吃过苦的公子哥。
“吕大人在朝中清廉俭朴,他侄儿倒是懂得在外大笔大笔地吞军费。”高林又看了一遍军报,末尾说吕统领已连夜率军前往三水城围剿,外加一大段“视死如归”的屁话,也不知是被黄望乡登基给吓清醒了,还是听到了骁王殿下要来的消息,所以连夜履职。
梁戍是不介意让这废物死回老家的,但吕象身后还有五万大琰的兵。
他道:“备马。”
柳弦安站出来:“我也与王爷同去。”
第37章
赶路就得用轻骑, 马车是没法驶入蜿蜒小道的,而柳弦安那匹短腿小马虽然动作灵巧,耐力也还不错, 但跑起来实在是慢, 哒哒哒哒的, 宛如无限拉长了时间。于是华平野便替他重新找了一匹棕马,腿长堪比玄蛟, 就是性格有些嚣张,见谁都尥蹶子。
高林服了:“这祖宗你自己都难坐上去,却让柳二公子骑?”
华平野也很惊讶:“不行吗?但是柳二公子连玄蛟都能收买, 我当他是驯马高手。”
两人正说着话, 旁边的柳弦安已经被棕马惊得后退两步, 脚腕挂上一根烂木棍, 差点一屁股坐进泥里。
梁戍及时接住他的身体,随手将人架上玄蛟:“坐稳,你骑它。”
柳弦安双手撑着马鞍:“……好。”
梁戍转身跨上棕马, 单手勒紧马缰,低声怒斥:“老实点!”
棕马不听话地后退两步,虽说看起来依旧心有不甘, 但到底也没再作妖,四蹄跺在原地, 不吭声了。
阿宁将包袱系紧,也爬上一匹大马。这一路所历所闻,使他的心境有了些许变化, 变得更成熟懂事了, 人也消瘦几分,原本的娃娃脸褪去婴儿肥, 多了个尖尖的下巴颏,整个人看起来像是开春抽条的柳,越发舒展。
一行人踏着天将明的微光,疾驰离开了翠裘城。
城门外的流民被马嘶声惊醒,纷纷睁开沉重的眼皮,他们迷茫地看着被薄雾笼罩的队伍,像是踏着风,一瞬间就消失在了山道的尽头。
……
在刚出城时,沿途聚集的流民还有挺多,但在走了几天之后,流民的数量却越来越少,好不容易碰到了衣衫褴褛的一家五口,护卫过去打听情况,那名青年道:“听说翠裘城的老爷不开城门,去了也是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