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哥哥,其实性格很像,大的宗民稳重成熟和博文很投契,小的宗伟活泼淘气和博武臭味相投,故很快就玩在了一起,大约蕙畹年龄实在太小,又是女孩子,除了自己的两个亲哥哥外,张宗民和宗伟也都尽力护着她,有两个顺眼的小正太做后台,蕙畹倒是对进学有了些底子。
蕙畹毕竟是个现代的成年人,并不天真,她很清楚,即使得了这个机会,是自己和两个哥哥的造化,却也有可能是祸端,毕竟听宗民说过,那个平安王世子找的伴读虽不多,却都是有大来历的,除了张家兄弟,还有平安城知府的大公子,以及总督贺琠的两个儿子,即使对这里的官职不大明白,蕙畹也知道,知府已经算是不小的官了,何况封疆大吏总督呢。
她还记得,电视剧里一般总督都是皇帝的嫡系近臣,如雍正朝的李卫,所以不用说,几个伴读里就数着自己家底子薄势力弱,所以凡事拉上宗民和宗伟,如果将来真有什么祸事,也有个可以搪塞的借口,所以蕙畹潜意识里去和两个张家的公子修好,不是攀高枝,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的自保,这也许就是成年人和孩子的最大区别,有些可悲,但是却是平安下去的保险。
在说张家,虽然有了自己的新家,但是毕竟只能算小门小户的人家,吴贵到真是把好手,里里外外操持的很妥帖,刀省了刘氏许多的心,因为低位毕竟不同了,所以家里也不免要添些丫头小厮和粗使的婆子,因着刘氏是从穷里过来的,所以节俭惯了,和吴贵商量了,把张老太爷送来的四个小厮留下,选了两个机灵的跟着博文博武蕙畹去上学,剩下的两个一个给张云卿,一个给小叔做书童,几个丫头都退了回去。
刘氏原是想留下一个伺候蕙畹的,谁知蕙畹坚持不要,说毕竟自己还小,没必要,刘氏索性把一个妥帖的婆子拨给她,想着等以后大些,再寻个如意的,蕙畹其实有自己的想法,大户人家的丫头,赶上老实本分的还罢了,赶上个有些野心的,就麻烦了,她可不想自己好好的家最后多出几个姨娘来搅和。
她坚决反对一夫多妻,即使知道,在这里也许难以避免,但是最起码,她能把这种可能扼杀在摇篮里,其实她也清楚自己这是因噎废食,爹爹进入了官场以后,应酬总是也难免的,如果他真有这个心思,恐怕自己绞尽脑汁也阻挡不了,不过蕙畹会尽最大力量,来维系住自己这个温暖的家。
所以张家除了四个小厮和几个粗使的婆子外,就是看门的孙伯,和一个马车夫,再有就是管事的吴贵,人不多,但是也是一笔不小的挑费,不过好在孩子们还小,而且过几日就要去平安王府上学,所以也尽够了,上学的东西没用刘氏操心,张老太爷让吴进传下话去,三个孩子的一概份例全部归在了他的名下,和张府两个嫡亲的少爷等同,一开始吴进还暗暗纳罕,后来过了几天才瞧明白了,老太爷这是打心眼里喜欢上了云卿的女公子了。
不过这怨不得老太爷,就是自己私下里暗自讨度,那丫头也是个不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着十分的稳妥大方,就是大家的千金小姐们也未必及的上,且书读的好,每每得到张老太爷的赞誉,这个并不容易,张老太爷可是个博览群书的老儒生,吴进觉得两个孙少爷就很难得了,尤其宗民少爷,行动做派颇肖其父,是个读书的材料,将来说不定,就是张家的又一个状元了。
即使这样,也没见老太爷称赞过几回,旧年间,除夕凑趣做了一首工整的贺年词,也不过略略的点点头罢了,如今才几次面,就和自己说过几次了,说张家的博惠是个有大才的,博惠,不知道的还真不知道是谁,吴进也是听了宗民少爷的交代,说以后见了蕙畹小姐一律称呼博惠公子,这么着,弄得自己有时也忘记了,那个粉妆玉琢的小公子,原来是云卿家的三丫头了。
剽窃卖弄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