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知道了。”

子爵夫人遂道:“雅姐儿倒是不错,但是她是个病罐子,教你几天就说不舒服。”

杜娇娘也很喜欢映雅,时时刻刻照顾她,又温柔心地也好,她自然喜欢,不过,她又好奇道:“您说那真姐儿会不会比女儿嫁的更好?”

“放心,有咱们的靠山怡郡王在,她若是再对你不好,娘就跟怡郡王告状去,现如今这满京城的人谁不知道怡郡王是皇上最宠爱的皇孙呐。”

杜娇娘这才觉得心中隐患除去,“如此倒是好了。”

她知道她懒,可她就是有这个资本懒,爹娘宠她,祖父母也宠她,她又生的好看,不需要费太多功夫就能得到她想要的,况且现在娘同大姨母太子妃说了此事,还有个怡郡王在宫里,她一切都不用担心。

这黄嬷嬷宫嬷嬷二人瞧不起她,她们都只夸映真,好似不努力就没有出路一样,呵,她就是要告诉她们,有的人偏偏就是天生的运气好,有福气。

这些是那种努力再多的人也得不到的,就比如苏映真。

**

映真写好了《度人经》之后,便陪同母亲和姐姐一同去钟家,她姐姐这桩婚事,还特意请了钟老太太做媒呢!

清河县主嘱咐俩个女儿,“你们多说些别的,不要往死啊或者什么不吉之兆说。”

映月同映真都明白,尤其是映月,这些日子跟着嫡母管家,受益颇多,早已褪去以前那股小家子气,知道什么叫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非爹爹做世子,嫡母在外表现的视若己出,她也不会嫁给伯府嫡次子,所以对嫡母和嫡妹也看成是一家人,少了比较的心思。

她们是过了好几天才过来的,钟老太太身体已经比先前好多了,清河县主过来的时候,还能坐在床上开玩笑:“我是老了,不中用了,倒是不能起身待客,你们可别见外,两位苏小姐看到我老婆子可别嫌弃才好。”

“您说哪里的话,我们来看您是求之不得呢,听您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本《度人经》是我平日抄写的一本经文,专门渡人劫难,祛除百病,我送给您,您可别嫌弃才是。”

钟老太太这般年纪的人,一般都迷信的很,果真看着书皮上萦绕着檀香味,便知是已经供奉过的,又看里边的字写的大,正好是她这个年纪的人能够看到的,钟老太太喜道:“这是好东西,我老婆子就多谢真姐儿了。”

清河县主又谦虚一番,才进入正题,“真姐儿这些日子在家中学习规矩,怕是年前再也不得出来。”

“哟,是吗?我是好像听人提起过,这些日子我病的糊涂了。”钟老太太很清楚,清河县主是想让自己在皇上面前替苏家姑娘说几句好话。

这原本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她当然愿意做,但是也不能让苏家察觉那般容易。

于是她咳嗽了几声,映真见机的递了温水过去,钟老太太接过来喝了,“可不敢劳烦三姑娘。”

喝完水,映真又关心的说了几句话,钟老太太才道:“我瞧三姑娘这样的菩萨心肠,又有才有貌,你爹爹又能干,我看来日必青云直上。”

话说到这里,清河县主的目的达到了,她又送了三尊玉像和一些名贵补品才走。

这边李湛从宫中出来代替皇帝过来探望钟老太太,他对钟家感情还是很好的,毕竟钟家曾经冒险带她过来,他还愿意拨冗陪这老太太聊天。

钟老太太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又提起苏家,“苏家那位三姑娘送了我一本她自己抄的《度人经》,这姑娘这翻一年就要选秀了,天天还学规矩,能记得住我老婆子。”

“您对着苏家三姑娘评价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