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知,准太子妃,康国公府的姜大小姐过了年才虚岁十三,而姜大小姐又是冬月出生的,算起来如今也不过是将将满十二周岁而已,还不到能嫁人的年纪。端王此言,却能引起人的多想。
而 端王又接着对皇帝道:“虽说姜大小姐年纪还幼,不过倒也可以先给三皇弟选上几位太子嫔或太子才人。”说着又转头对太子道:“三皇弟别嫌我说话不好听,自古 以来,哪有让一个当朝太子等臣下之女长大的道理。何况三皇弟是国之储君,早日有了小皇孙,于国本也有益。康国公府一门忠烈,忠君爱国,想来不会怪三皇弟先 迎娶侧室。”
端王的话说的仿佛很有道理,只是大燕开国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太子妃没进门,东宫就先有侧室的先例。
当然,伺候太子的宫女自然是有的,但这些宫女毕竟没有名分,更不能在太子妃进门前生下孩子。至于太子妃进门后能不能得到名分,这就得看她们得太子喜欢的程度或太子妃的心意了。
但 无论是太子嫔,太子才人,还是名分里最低的太子选侍,进入东宫后按礼都是有品级的,这些人与东宫那些没名没分伺候太子的宫女不同,是可以生下孩子的。皇家 虽然是最不重嫡庶的地方,但对嫡出也总还是有小小偏爱的。为了让嫡出的皇孙尽量出在太子妃的肚皮里,这些太子侧室,一般要在太子妃进门半年之后才会进宫。
百官皆知端王此举不过是在离间太子和康国公一系。倘若太子侧室先于太子妃进入东宫并生下长子,到那时,康国公府一系却不一定还会像现在这样那么忠心的拥护太子。
但端王的话,也的确很有道理,确实是没有让一个当朝太子为了太子妃将就的道理。
而皇帝听完端王的话之后,也的确陷入了沉思,沉吟了几响之后,接着低语道:“太子是国之根本,他的子嗣,的确令朕担心。”
这句话一出,总能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然后众人便猜测,皇帝担心太子的子嗣,怕是想在太子妃过门之前,先给太子选侧室了。
宫里的消息总能流传得特别快,不过到了傍晚的时候,就连王檀都知道皇上可能要给太子选侧室了。
而知道这个消息的,自然也不止王檀一人。
☆、第82章
蕖华院里。
王桢拔了头上的簪子挑了挑红烛上的灯芯,原本低矮的焰火立刻高高的蹿起来,将整个屋子照得都亮了几分。灯芯中偶尔发出啪啪声,在这寂静无声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清晰。
秦麽麽掀了帘子从外面走了进来。王桢将簪子插回发髻中,走到榻上坐下,然后才问道:“麽麽,打听清楚了?”
秦麽麽站到王桢的旁边,点点头道:“是,打听清楚了。我还亲自去东昌伯府问过了太夫人,这外面传的消息怕是真的。”
王桢点点头,然后端起小几上的茶碗抿了一口茶,接着便将茶碗握在手中,拇指摩挲着碗身上的牡丹纹,面上沉思,让人看不出她在想些什么。
秦麽麽看了,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问道:“姐儿,你真的想清楚要这么做了?”
王桢只轻轻“嗯”了一声算作回答,但接着却没有再说话。
秦麽麽见她正在想事情,便也没有再打扰她,悄悄的从屋中退了出去。
####
不管宫中传出来的消息多么令人震惊,但新年还是要照样的过。
年初二是拜舅舅家的日子,裴氏和蒋氏的娘家都在京城,年初二自然要回娘家的。原氏的娘家则远在金陵,今日则留在府中。
蒋氏早早的就备好了今日回娘家的礼,一模一样的礼备了两份,另一份则是给王桢和涵哥儿带去东昌伯府的。
都 说为母则强,从前蒋氏都是我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