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从美国飞来伦敦的《时代周刊》的记者甚至在后来写上这样对克雷格的赞美

克雷格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完美的演出,他结合了肖恩·康纳利的动作主义和趾高气扬以及提摩西·道尔顿深藏不露的冷酷。

可以说电影的前三十分钟左右,基本上是克雷格一个人的主场秀,在场观众们的目光几乎都被这个金发肌肉的邦德给完全吸引住了,直到在火车上出现了一个黑发女人。

那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漂亮女人。

她的眉,她的眼,她的唇,她的每一处都漂亮得对人有十足的吸引力,当她摇曳生姿地走进镜头里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过去了。

她走到詹姆斯·邦德的面前坐下,微微抬眸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男人,然后她道:“I’m the money。(我是那笔钱。)”

和前面出场的那位热情的“邦女郎”相比,现在出现在大银幕上的这位“邦女郎”是冷淡的。

不管是她说话时的神态,还是对待詹姆斯·邦德的态度,哪怕她对他露出的笑,也是冷淡而敷衍的。

在她的身上,有种厌世的郁郁寡欢,衬着她那张美丽的脸蛋,有种抑郁冷淡的阴郁气质,格外地令人着迷。

观众们原本统统放在詹姆斯·邦德身上的注意力,忍不住悄悄地分给了这位如同她的名字一般有种如烟似雾的朦胧感的女人。

他们看着她无视詹姆斯·邦德的魅力,看着她毫不示弱地跟邦德唇枪舌战,也看着她和他一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冒险。

他们在外人面前不得不假装亲密如一对相爱的情侣,但是在私底下他们却互相讥讽挑衅。

他亲口说她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是他却情不自禁地被她吸引,她也看不起他的傲慢和自大,但是她却在脆弱失措的时候依赖地靠在他的肩膀上,任由他一下,又一下地含掉她手上的“鲜血”。

于是顺理成章的,詹姆斯·邦德和维斯帕·林德从一开始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到换了一种方式来唇枪舌战。

观众们看着他们相爱,看着邦德愿意为她写下辞职信,甚至看着他为她描画他们未来一起环游世界的画面。

如果电影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的话,那么它就是Happy Ending了,但是它不是。

他对她说:“……我要带着仅存的一切离开,你愿意吗?”

她却对他说:“I’m sorry,James。”

如果说维斯帕在拔下钥匙前的那个释怀又决绝的笑让他们震撼而心碎的话,那么在看到她在水底下轻轻地蹭了蹭邦德掌心的这个举动之后,就让不少的观众们感觉到有点泪目了。

当电影进入尾声,当他们听到那句熟悉的“I\'m Bond,James Bond。”的时候,观众们心头萦绕的那股莫名闷闷的情绪仍然没有得到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