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另一头
若是让王神爱自己说的话,她懒得过来看王珣伤成了什么样,可不仅仅是因为大军将要出征,还是因为此刻与她同行在建康城墙上的人。
秋色渐深,日落也比前一日来得更快。
城墙之上很快变成了一片惨淡橙红的余晖,只有门楼之上挂的一面锣鼓,还反照着一轮金晖。
城外的土地也已有半数沉入了昏昏暮色里,显得缓缓移动的那一列黑影,不像是士卒出征开拔,而更像是土地的呼吸与起伏。
夜色会为他们的行动做出掩护,用最后的一线明光为他们送行。
当然,倘若有人回头向城楼望去的话,还能看到,皇后与她身边的夫人缓缓踱步,踏过变冷的石砖,仍在望向军队的影子。
与皇后同行的夫人身着着宝花上襦,衣上带着一抹橙红色,像是夕阳仍环绕在皇后身侧,又好似只是为这位夫人原本沉稳端方的气度里,平添了几分生命力。
也难怪……她能写出“秀极冲青天”的泰山吟,正是这晋末乱世里的奇女子。
王神爱自觉自己的欣赏还算收敛,但对于谢道韫来说……
这位皇后殿下的邀约里已尽显热忱,怎麽见到了人,还能更热情的?
她居于会稽数十年,甚少与这样奇特的小辈往来,还有点不太适应。
迎着秋风,她轻咳了一声,问道:“我听人说起了陛下登基之后的第一次朝会,有个问题还想向殿下请教。”
按照王神爱在邀约中所说,她此次入京,是为皇后做幕僚的。虽然这职务听来罕见,但既是幕僚,总不能对当下的情形一无所知。
在会见之前,她也在建康城中走动了半日,听到了不少与“废除亡叛连坐”一事相关的百姓回应,以及一些与皇后有关的风闻,在心中大略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形象。
但真见到了王神爱,她又不得不承认,她和那个形象之间又有极大的不同。
让人不免怀疑,这个年轻的姑娘真是王献之和司马道福生出来的吗?
“谢夫人想问什么?”
谢道韫徐徐说道:“我想问,殿下是真的不想实行土断吗?据我所知,北方流寓州和南方江东世家所占据的地方,情况是一样的,以我熟悉的江东为例,光是早已式微的虞家,都还藏匿有千余人口,若要遏制国境之中横生反贼,这一刀非动不可。”
王神爱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谢夫人是直到前几日,才想与左将军和离的吗?”
谢道韫顿住了脚步。
王神爱也在同时停了下来。
虽然日光已只剩下了单薄的一缕,仍旧足够让目光清明的两人看到彼此的神情,看到在这相互对望中,仿佛尽在不言中的一抹笑容。
两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并不需要多说了。
时机
任何一句话说出口,都需要时机!
就像此刻,进攻王恭就是最好的时机,其他的事情都要为之让路!
第22章 那是永安大帝的字
王恭的手突然一抖,本该将灯花剪去的手歪了一下,险些被重新燃起的烛火给烫着。
不知道为什么,就在刚才,他心慌了一下,仿佛有什么他绝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即将发生在他的头上。
参军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常,本在汇报军中账目情况的声音一停:“您怎麽了。”
王恭没有隐藏的意思,“我有些心乱……”
他看了一阵眼前的灯花跳动,忽然又问:“你说,新皇登基,我们却留守此地,拒不入朝拜见亲贺,真的无妨吗?”
参军回道:“这不是先前已决定了的事情吗?如今的陛下并不是先帝,对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