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

陈教谕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讥讽道:“小孩子?圣人说达者为师,什么时候年龄都能成为你们看低别人的借口了?你们说我看轻你们,那你们就能因年纪而看轻萧景曜吗?”

陈教谕说着,指着张伯卿冷笑,“你倒是年纪比他大,院案首落在你头上了吗?”

“服气的不服气的,都站起来大大方方地同他比一场,看看你们能不能赢过他!”

张伯卿头一个跳了出来,“景曜弟弟,还请不吝赐教。”

萧景曜无奈,心知陈教谕这是为了自己好,省得其他人总以年纪说事故意打压自己。

心下叹气,萧景曜面上依然风度翩翩,对着张伯卿一拱手,“伯卿兄,你先请。”

张伯卿也不客气,张嘴就问,“山下出泉。”

这是《易经》中的蒙卦,萧景曜倒是没想到张伯卿最精的竟然是《易经》,但萧景曜对起来也毫不含糊,“君子以果行育德。”

张伯卿又连着问了几卦,萧景曜一一答了,还认真地给张伯卿指出一个错处,“你这两个卦词记混了,都是坤卦,但卦词不一样。”

张伯卿悻悻坐下。

很快又有人站起来开向萧景曜发问,这一次的问题难度更大,不仅仅是背诵,而是熟练地用典。

然而萧景曜依然答得从容,“这个典故你记错了,不是出自《左传》,而是出自《战国策》。”

“孟子没说过这话。”

“第五个字错了,你买的可能是之前刊印有误的书,后来改正了。”

……

一通下来,竟是人人败北。

最后一人面子上挂不住,梗着脖子问萧景曜,“假有县典,故增囚状,如何判?县尉知而判人,如何判?”

张伯卿皱眉瞪向那人,“这是律法的内容,你们已经学过几年,怎好拿律法断案来为难萧景曜?”

萧景曜心说这不是巧了嘛,律法他熟啊,当即笑道:“《大齐律》第五十六条:假有县典,故增囚状,加徒半年,县尉知而判人,即以典为首,合徒半年。典若单丁,决杖一百。县尉减一等,处杖九十。”

满堂皆惊。

张伯卿惊得都成结巴了,“景、景曜弟弟,你、你怎么、怎么还会律法?”

考秀才的时候,夫子也不教律法啊!我爹也是最近才开始让我背律法。